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8期
2014-03-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同個屋簷下.天津
  特別報導
  慈善國際.關懷馬航客機失聯
  天涯共此情.約旦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8期
  十八日 以「法」互動

2‧18《農正月‧十九》

【靜思小語】聞法而有領悟,力行而知道理,人生回歸正道。

 

薰法香,增長慧命

 

桃園慈濟人回精舍分享志工心得,提及環保道場是日間托老所,以及身心障礙者身心安住之處。上人肯定而言,現在社會人口結構愈趨老年化,失智症發病年齡卻有年輕化趨勢;年長者若能經常思考、活動肢體,身心各方面才不會快速衰弱、退化。「社區若規畫有完善的環保站,可以讓老人家前來做得歡喜,一天的忙碌結束後,再由子女接回家;假日時全家陪著父母、祖父母來做環保,亦能增進親子關係。」

上人教眾,除了善用空間做環保,也要轉法輪,讓環保站成為度化眾生的道場。

「大家參與『晨鐘起,薰法香』,認真聞法,師父甚感欣慰。慈濟人長年的付出與投入,給師父很大的精神力量,我無以為報,唯望師徒都能在佛法中成長慧命,生生世世延續法緣、彼此度化。」

 

做環保,回歸真理

 

「現在人享用科技產品的便利,卻對大地造成嚴重傷害;為了製造科技產品,大量抽取、提煉稀有礦產,不只破壞山河大地,也產生許多電子廢棄物。人人都要提起懺悔、感恩心,珍惜使用。」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說明,慈濟環保不只是表相的資源回收,還要將人體小乾坤的心理、生理,與天地大乾坤的物理融會貫通,深入淨化人心,做到最徹底的「環保」。

「企業做得再大、賺再多財產,人生最後什麼都帶不走,只有所造的業力擺脫不了;等到再來之時就要『還債』——還天地人間的債。」

上人感嘆,相較於大地,人類本身生、老、病、死的循環很短促,但是短短幾十年間的生活都在消耗——自然資源由「成」而「住」,再因人類消耗、破「壞」,終歸於「空」,所造作的業力是很強的。

「投入慈濟,要以『法』互動。聞法而有領悟,日常行為就會回歸正道,不會為了牟利而傷害大地,所做皆是利益眾生之事。」

環保志工是出於「利益天地眾生」之心而付出。上人讚歎許多年長環保志工,年輕時盡心力為家庭、為社會付出,退休後繼續用那因勞動而變形的雙手做環保,令人由衷疼惜。「草根菩薩,是師父最心愛的寶!大家要用心『薰法香』,之後用老人家聽得懂的方式,接引他們入法。」

上人教眾,聽「法」,同時也要做;愈去做,愈探討,愈了解;心起覺悟,進而啟發更多人力行環保,就能對天地大乾坤有所回饋。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順意之處,上人教導,遇到種種坎坷、不順意,要以「修行」的心態面對。

「修行,外有誘惑、內有障礙——外在社會充滿誘惑,修行環境則有許多坎坷。端看自我是要走在抹上甜蜜的刀鋒上,或是選擇行入艱難路途?不要怕逆境來磨,雖然路途艱難,歷經重重磨練,終能突破障礙,水到渠成。」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