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上人緣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佛緣,上人緣】
「佛陀啊——」每當聽到「誠心祈三願」這句唱頌,就會心生悸動,感覺我們的佛緣不可能只是此生冒出,絕對是生生世世的牽引,一聽就知道。
五月十一日,母親節、佛誕節、慈濟日三節合一,花蓮啟動浴佛,帶領全球四十個國家地區轉法輪,共計舉行四百六十場。清晨六點,大家在靜思堂道侶廣場集合,把握最後一個鐘頭排練。
我在四樓觀禮室等候。六點半,廣場略顯騷動,上人在左邊拱橋上出現數分鐘。又過了一會兒,歡呼聲一波波,隨著上人輕盈俐落的步伐律動,直到他老人家在大銅門正前方站定。看見上人的背影,胸膛一熱,確定我們跟上人的緣也絕不可能只有這一世,是生生世世的牽引,一看就知道。
今年的浴佛主題為「三千大千世界」,圖形是「立體琉璃同心圓」,飛天象徵慈濟人走入人群膚慰苦難。爐香讚、讚佛偈、浴佛偈⋯⋯看電視銀幕特寫,法親有的微笑,有的流淚,有的懺悔,有的至喜,臉龐張張潔淨。
禮成,大眾依序往講經堂快速移動,上人俯身慈視,向奔擁而來的人群展開雙臂招呼,彷彿要把大家都圍攏在佛法的淨土裏。
看著這一幕,我默念:謹記佛緣,珍惜福報,不忘初心。
【印象深刻的歷年大典】
每年的浴佛場景看起來都差不多,但一回頭,就能體會上人所說,宇宙大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行蘊之中,非常微細地活動,使人不知不覺。回顧歷年浴佛大典,彷彿在不同時空之間往返,看到那時的上人、法親以及我自己。
二○○三年,SARS餘波未盡,大家均先量過額溫、以酒精洗過手。道侶廣場上所有浴佛的人、包括精舍師父都是人口一罩。
二○○五年,上人在臺北,清晨五點四十五分自關渡園區出發,於綿綿細雨中抵達臺北慈濟醫院。現場密密麻麻地聚集著來自全臺、全球的代表;醫院啟用儀式與浴佛大典在同一天舉行。
二○○六年,浴佛圓滿第三天,上人便由東往南而北,以十九天繞了臺灣一圈,光是慈濟環保站就造訪了不下四十所。
二○○八年,上人在主持浴佛時,突然不尋常地緊捏胸前佛珠,珠鍊被扯動,在頸項上轉了一大圈。三十一個小時後,四川發生傷亡慘重的汶川大地震。
二○○九年,「佛光」普照,「法鼓」隆隆;臺灣的著名道場都盛大地紀念了佛陀的降生。上人讚歎又感恩,說多年來的願望就是佛教界能夠在同一天共慶。
二○一○年,全臺各地天天下雨,佛誕節當天的氣象預報也標示著成串雨珠。奇怪的是,浴佛典禮一開始,氣候就變得恰到好處,使我不禁聯想到,數天前上人在關渡園區與弟子們共聚一堂。大家談到浴佛典禮的準備工作,上人說:「希望不要下雨,不要出大太陽……」頓了一下,好像覺得不夠:「還要有一點風,讓大家不會太辛苦。」弟子們為之莞爾,上人卻顯得十分認真。
【將來的珍貴回憶】
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年年參加浴佛的馬總統,即使才喪母不久,也懷著傷痛來為國家、社稷祈福。大雨來得讓大家措手不及,幾乎人人都受到了甘霖的洗禮,但典禮圓滿,一切又都成了將來可以品味的珍貴回憶。
接下來的幾天,上人在志工早會喜悅地告訴大家各地的浴佛盛況。北、中、南臺灣的盛況不在話下,就連非洲也有上萬人參加。本土志工年年增加,各處因事制宜——賴索托的浴佛臺是蔬菜水果布置的,典禮圓滿後還可以收回家吃;莫三比克、辛巴威都有孩子幫媽媽洗腳的活動;辛巴威還有朝山……看到黑菩薩認真地用中文發音念出「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簡直是令人歎為觀止,無法想像從臺灣去的師兄師姊們,在這塊古人類與古文明的發祥地,是以如何的毅力與智慧在宣揚佛法、散播愛的種子。
印象深刻的還有馬來西亞檳城,慈濟人在峇都加灣體育場舉辦浴佛活動,一萬兩千人的大場面,圖形是竹筒與「五毛錢可救人」的中文字體。音樂響起,還會有銅幣不斷投入竹筒內。除了有創意、有活力,當地的法親還有決心、有方法,難怪總能有令人驚喜的表現。不知馬來西亞慈濟人完成「百萬好菩薩」的目標後,上人又會給他們什麼功課?
【諸山長老慈悲護法】
三百多位法師現身弘法,來到中正紀念堂浴佛現場的,除了臺灣佛教界的諸山長老,還包括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德國、挪威等國的出家眾,莊嚴行儀令人欽歎!
明法法師認為,以這樣的活動來接引大家了解佛教文化,是很好的做法。大家會歡喜的感受佛教慈悲、平等、合和的觀念。法曜法師表示,在這麼大型的浴佛法會裏,感受到每個人散發出來善的力量,不但可以感染身邊所有的人,乃至於一些無情的眾生。明至法師則是對志工印象深刻:「彩排時發現各個功能分工得很好,整個團體團結一致;慈濟志工在這麼大的活動中所展現的行動力,讓人很感動。」
挪威籍的圓祥法師來臺七年,年年都參與慈濟浴佛,認為弘揚佛法不能只靠出家眾,必須結合大眾的力量:「從階梯往下走時,看到那麼多居士與佛教徒參與,讓我感動得幾乎掉淚,也更感受到自己身為佛弟子的責任。」
「在這特殊的日子,慈濟舉辦了浴佛聖典,諸山長老慈悲蒞臨護法與指導,以浴佛讚偈的功德讓我們社會、族群更和諧。」聖佶法師強調,法師們平日雖在不同的角落,但盡善的心是相同的:「德不孤,必有鄰。證嚴法師夠得人們稱他為上人。他修苦行、發大悲願力,帶領慈濟人展現的豈止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力量!這麼大的活動,每一位護法居士都做得這麼歡喜,這就是上人的願力,和佛陀當初為了眾生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出家是一樣的。」
最後,要感恩在現場採訪的師姊們,讓大家都能從法師們的智慧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