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切順逆境 安忍不動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五月二十二日
畫作/周寶秀
遇逆境,要觀因緣,不受障礙;遇順境,要知警惕,不受誘引。
面對一切善惡順逆境界,都能正向看待,心安忍不動,
就能恆持初心,不退轉。
五月,慈濟邁入第四十九年。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農曆閏三月二十四日,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始的第一天,從三十支「竹筒」啟動慈善救濟工作。四十八年來,感恩無數人發心,付出時間、精神、體力、金錢,點滴匯聚,真正是「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用心、用愛成就志業。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一路走來共同的心境就是「感恩」──感恩每一天能夠平安過日子、生活不匱乏。這就是「知足」──人能知足,就是最大的富有;心能安穩,就是最大的利益。不只知足、感恩,大家更願意用心行在菩提道上,「身心善行」這念心,四十八年來沒有偏差,時時用心、步步精進,邁向菩提直道,也使慧命不斷成長。
現今人心不調,沈迷欲念,使氣候變遷愈來愈嚴重、天災人禍愈多。美國阿拉斯加南部五月下旬發生森林大火,疑似民眾露營沒有完全熄滅營火,天乾物燥加上強風助長,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大量濃煙直竄天際,遮天蓋日,讓人驚心動魄;已經燒毀兩萬英畝林地。
小小的火種,能引發重大的災禍。人心也是如此,心地埋藏煩惱火種,一旦因緣誘惑,就會引燃大火。期待人人調和自心,及時改善人生觀──滅除煩惱、降伏欲念,好好珍惜、關懷這一片大地;把握當下的時間、空間,在人間造福緣、結福緣。
●
越南與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長期存在領土爭議,近期中國在南海設置鑽油平臺,雙方船艦首次發生衝突;沒想到海面的衝突擴大到陸地,五月中旬越南境內發生排華暴動,造成兩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許多華人工廠被迫停工。
大地蘊藏豐富資源,為人類帶來便利與舒適的生活;然而人類不能感恩、珍惜這分供應,欲望無盡,不願意共生息、互分享,想要占為己有而你爭我奪,撕裂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利」在前,「害」在後──人類耗竭、爭奪資源的結果,造成天災人禍頻傳,社會不得安寧。
人人安分守己,士農工商合和互協、彼此感恩,平安的日子多好!一念心波動,釀成人間禍端,造成心靈裂痕,該如何撫平?
越南施行社會主義,限制人們集會結社。慈濟人在越南的付出將近二十年,用心謹慎步步為營,只希望能照顧當地苦難人;這幾年來社會較為開放,政府也多次允許慈濟辦理義診與發放,志工用誠懇的愛付出,對病者施醫、對貧者施物資。
這次暴動,越南慈濟志工也受波及,廠房或輕或重受到破壞,慶幸的是人都平安。突然之間遭遇暴動,內心難免惶恐驚嚇,但他們不埋怨,反而憂心許多工廠停工,當地有多少家庭將失去生計來源?又有多少人可能因外商撤資而失業……志工們深感「淨化人心」的工作做得還不夠,發願把慈濟精神更落實當地。
這分無怨無悔的大慈悲心,令人感動。期待這波事件盡快平息,人心平和,社會才能恢復生機。
對上報親恩,
對下身作則,
美滿家庭從孝開始。
五月第二個週日,「佛誕日、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今年共有四十個國家地區慈濟人舉辦浴佛典禮,超過三十六萬人參與。
孝,是人的根本;母親節,正是提醒大家飲水思源。父母懷胎生育、辛苦養育、用心培育子女,多麼不容易,為人子女要有感恩心。「百善孝為先」,行善要從家庭做起,父母以身作則對上盡孝,作兒女的典範,才能營造美滿家庭。
在非洲辛巴威,慈濟志工安排孩子們幫媽媽洗腳。看到孩子握著自己的腳,認真用肥皂洗刷,連腳趾縫都不放過,還用毛巾細細擦乾……這分虔誠讓媽媽們展開了笑容。
在莫三比克也舉辦了克難的浴佛。椰子殼剖成兩半就可以盛裝香湯,撿來寶特瓶蓋子裝油作為香燈,再摘來野花,燈、花、湯都具足了,以最真誠的心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
辛巴威、莫三比克窮苦人多,慈濟人帶去心靈財富、給予法的方向,他們以單純心接受,因此展現了孝與愛、人性之美。馬來西亞以穆斯林居多,檳城州政府二○一一年將「慈濟三節合一」列為檳城慶典之一,這也是當地慈濟人長年用心用愛付出,故能獲得政府肯定。
在各地的浴佛典禮現場,無論室內或戶外,大場次還是小規模,從排列圖形、動線規畫到布置,都要很用心,過程中不能缺少合和互協;人人發揮智慧與愛,才能讓活動莊嚴又順暢。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匯聚在一起,你對齊我、我對齊你,萬眾一心,虔誠感恩;這分美來自人心──人人有心、願意守好崗位、彼此對齊,從個體成就整體美;這也是佛法之美。
普天之下,氣候不調、人心不調,更需要殷勤播撒愛的種子;希望人人將浴佛的這念虔誠,延伸到日常生活每一刻,心中時時遍滿愛與善,為大地眾生付出。
以耐心引導,
用善法布施,
沙漠也能變綠洲。
凡夫無明,習氣剛強,互爭互鬥,複製無明,使人生苦不堪。要時時自省──自己是否也是剛強難調的眾生之一?要先設法降伏自己的煩惱,才有辦法入人群,降伏眾生的無明。
芸芸眾生,各有不同習氣,彼此互動難免有愛恨情仇糾結。要自我警惕「惡來善往」──過去的惡因,現在用善緣回報。造好因、結好緣,就能日日歡喜、輕安自在;反之,以惡對惡,再造惡因、再結惡緣,就會時時苦惱,起惑造業。
修行,就是時時有慈悲心、忍辱行。要謹慎觀照自己的心行,使身、口、意不偏差,以正知正見解開人心迷惑、以身體力行拔除他人苦難。即使遭遇種種難關,也要感恩對方給予考驗;忍力若夠,自然懂得善解、包容,好不容易打開的善心門,才不會稍微一碰就關起來。
遇到逆境、惡境,要知因緣果報,不受障礙;遇到順境、善境,要起警惕心,不受誘引。面對一切善惡順逆境界,都能正向看待,心安忍不動,就能恆持初心不退轉。
在南非自由省,志工吳東寶的工廠聘僱許多當地人,擔任司機的齊力(Chile)很聰明但習氣不好,曾有公器私用、酒醉鬧事的紀錄。每天開始工作前,吳居士先對員工說一段慈濟事,讓大家看看國際間發生什麼災難、人們遭遇何種苦難、慈濟如何救災等,並分享「竹筒歲月」精神、「靜思語」好話等。
原本桀驁不馴的齊力,深深受到感動,從每天投一元到竹筒開始,接著參加慈濟志工培訓。齊力想在家鄉喜爾布朗社區帶動環保,去年十月與信奉基督教的母親提供鐵皮屋作為社區環保站,每週一次帶動居民資源回收。
這個環保站也是供食站,鄉親做環保、吃中餐時,齊力就分享參與慈濟訪視親見的苦難──許多人不只窮,甚至生病、殘廢、遭受暴力對待……透過一樁樁故事,讓鄉親知道自己比許多人有福,要好好惜福;只要有心助人,也有能力透過自己的雙手,付出造福。
一個環保站成功,第二個、第三個環保站也成立起來。五個月來,當地本土志工從一人增加到四十人,還有一百七十九位小朋友開心投入環保。齊力帶著孩子們為照顧戶開闢菜園,社區愛的氛圍愈來愈濃厚;竹筒歲月「五分錢也可以幫助人」,更啟發大家的愛心,齊力告訴鄉親:「如果我們心中沒有愛,無處可去。愛在生命中很重要!」
只要有心就不困難。吳居士寬容齊力的壞習慣,堅持用愛心、耐心引導,用善法布施,身體力行做典範;終於從一顆種子開始,培育出無量人間菩薩。
持續用心滋潤,沙漠終能變綠洲;恆持忍力、定力和精進力,就能愛灑人間。
清淨心入法,
自度且度人,
有法處處行得通。
臺南安平區的靜思書軒小志工,日前到精舍分享「晨鐘起,薰法香」一個月的心得。陳彥合小朋友說,他發現薰法香「一舉五得」──法喜充滿很有精神;有朋友一起精進;有時間慢慢吃早餐,不像以前狼吞虎嚥;上學不會遲到了,是全班第一個到教室的;午睡時間很快睡著,不像以前翻來翻去吵到旁人,會被記「不乖寶寶」。
九歲的戴貝米和六歲的弟弟戴川富,姊弟間經常大小聲;和媽媽聞法一個星期後,有一天姊弟倆又有小爭執,媽媽問弟弟:「現在姊姊在哪裏?」弟弟說:「姊姊在火宅裏。」媽媽又問,那要怎麼辦?弟弟說:「要脫離火宅。」親子間以法對答,用得很精巧,姊弟倆情緒因此平靜下來。家人一起薰法香,親子之間溝通更有默契。
還有更小的孩子不會寫字,用畫圖記錄聞法心得。其中一位在筆記本中畫了心靈倉庫,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善、一塊是惡;他解釋,心靈倉庫如果放比較多善的東西,頭腦就會清楚,如果裝很多惡的東西,就是煩惱,會像炸彈一樣爆炸。
孩子的心很清淨,所以能體會微妙甚深的法。佛法是「行得通」的法,能幫助我們脫離無明煩惱,為我們人生指出正確方向,通達覺悟之路;明白道理,還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體悟,讓事與理會合。反之,如果鑽在字句之中,雙腳不肯走出去,這條路就行不通了。
期待人人法入心,把自己度出無明煩惱、顯現明朗清淨的本性;自度而後度人,內修外行,會合眾力為天下做好事。
請大家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