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 總一切法,持一切善

4.3《農三月‧初四》
【靜思小語】付出無所求,培養感恩心,就是慈濟法。
守戒持善,入有情道
「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佛口說出的法,阿難尊者與比丘們共同結集,口口相傳,後來才開始有文字彙整紀錄;傳到中國後,又經翻譯及歷代古師大德闡釋與論述,變得非常廣大深奧。要讓人人了解佛經道理,實非易事。」
晨語時間,上人說明,佛說一切法、學佛者聞一切法,要聽法入心。「心念與法相應,即能『一理通,萬理徹』。」
發心立願學佛法,要依教奉行。上人教導,要守五戒、持十善,還要再入「有情道」──「覺有情」的菩薩道路。
「守五戒,能『防非止惡』;持十善,則是自我修持身、口、意,除惡向善不偏差。守戒、行善,付出無所求,培養感恩心,就是慈濟人所要總持的法。」
上人教導,修行莫只是獨善其身,更要兼利天下──深入人群,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聞法解理,還要與日常生活所面對的一切人事物對照。恆持一念清淨心,為苦難眾生付出、為心靈煩惱者開解心結;人人調和心念,同行菩薩道,如此法髓相傳不斷,佛法才能長存人間。」
人類警醒,天地相安
五濁惡世,地、水、火、風的天災,以及饑饉、疾疫、刀兵災,一波波重疊不斷;聯合國近日更提出警告,全球氣候不調,缺糧、缺水將是人類無法避免的危機。
早會時間,上人有感而言,早年講解《法華經》談到「劫波」,由人類平均壽命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遞減到十歲;再由十歲遞增,每一百年增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增一減的長時間,就是一小劫。
「人壽為何遞減?即因人類造業引發災難,直到末法時期,大三災、小三災大量減損世間的生命。」
新聞報導,西非國家幾內亞三月底爆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鄰國賴比瑞亞、獅子山王國也傳出疑似感染病例。伊波拉病毒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可經由食用受感染的野生動物、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接觸染病屍體而傳染,致死率高達九成,沒有解藥及疫苗,被視為全球最強的病毒之一。
疾疫災,即是「小三災」之一。上人教眾:「要預防病從口入,就要從人心制止口欲。人類皆應覺醒,尊重大地生靈、保護生命,與大地眾生共生息。」
清淨源頭,樹立典範
「靜思法脈是『為佛教』,慈濟宗門是『為眾生』。既然立願『為佛教,為眾生』,不能只是閉門修行,要為社會負責。」醫療志策會中,上人開示,面對複雜社會,四大志業欲維持清高本質,須樹立制度,使事務運行順暢,也為未來「防非止惡」。
「慈濟四大志業是所有慈濟人共同付出所成就,身為第一代慈濟人,有責任為後代樹立典範。欲立典範,就要『清淨在源頭』──淨化自我心靈,自度才能化他。」
上人言,慈濟人「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所倚靠的是宗教力量,故能自我約束;期待同仁們學習志工精神,將宗教人文貫徹於內心、展現在行為上,防非止惡,為下一代樹立典範。
「品德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量,卻能造成深遠影響。」上人表示,無論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前輩對後輩最好的教育與引導,就是自身的品德與言行身教;清高的品德與身教不斷傳承,即能形塑醫院的院風、學校的校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