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9期
2015-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國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銀髮之愛
  發現歡喜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徵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9期
  八十歲的自在
撰文、攝影‧鄭麗美

 

許李幼麵走路雖然吃力,但騎著電動車就能行動自如參加志工活動。

 
以前愛發脾氣,或是生悶氣不說話;
現在聞法,要做個聽話的好弟子,跟大家結好緣。
想不到呷老還有這麼多好事情可以做,真高興!
而且不必麻煩子孫啊,他們也很放心!
──許李幼麵

 

雨夜的街道上,一位頂著滿頭白髮的老人家,騎著一臺輕便的電動車,身著便宜的黃色輕便雨衣,專注前行;她彷彿總是獨來獨往,看似十分落寞。

但在她的內心,卻是充滿熱情、求知若渴。每天清晨,她騎著這臺車去聽經,結束後,推著車撿拾回收物,再推回家分類;每週五無論晴雨,她會去參加讀書會;在臺中慈濟醫院也常看到她當醫療志工的身影,組隊有助念或告別式的需要,她也一定到。

八十歲的許李幼麵和藹可親地笑說:「上人真好!像我們這種孤單老人,他也讓我們有好事可以做。透早沒什麼車,我騎車去彰化市中正路書軒薰法香,雖然我記不住,可是聽上人說法,心裏很舒服、很踏實,感覺比較有智慧。去讀書會也認識很多跟我一樣年紀大的師姊,分享上人的法寶,大家互相學習啦!」

她知足地說:「想不到呷老還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真高興!而且不必麻煩子孫啊!他們也很放心!」

 

膝蓋退化,照樣行

許李幼麵二○○四年受證慈濟委員,法號「明玫」;兒子、女兒、媳婦也有三位已受證,可說是慈濟家庭。

做慈濟前,她走遍各宮廟,直到遇見環保志工黃梅師姊,對她解說慈濟事;而後在慈濟大埔環保站,見慈濟人不怕臭味彎下腰做事,無分富有或貧窮,總是面帶笑容,就此開始了她的環保志工生涯。十餘年來愈做愈歡喜,即使膝蓋退化,她仍是將志工活動安排得很充實,她說:「要做起來囤,做到最後一口氣上不來,就拜拜啦!」

她推車沿街撿拾回收物,連一只寶特瓶、鋁箔包飲料都不放過,有人問她是不是生活過不去,她總是笑笑地說:「我多撿一點,可以讓上人救更多人。我就是有興趣做環保,叫我在家等吃飯,我坐不住的!」

她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左腳接受過手術,右腳也會疼痛,醫師要她勤做復健,但是她說:「做回收的時間都不夠了!膝蓋痛起來,就吃止痛藥、痠痛貼布貼一貼就好了;年紀也這麼大了,別再開刀了。」女兒說,母親的身教讓她很驕傲,雖然有點捨不得,但是看她生活得這麼自在歡喜,就順著她吧。

她在家中院子闢出一區,儲存回收物品,井然有序,沒有異味;每週三,志工會去載運,發現就像百寶箱一樣,各類回收物搬出來,可以將一輛大車放得滿滿的。

載回收的師兄說:「師姊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做環保多年的黃月枝師姊更稱讚地說:「她都到了可以含飴弄孫的年齡,還這麼勤勞撿回收,很不簡單啦!」她則是笑著回應:「能做就是福!」
 

 

許李幼麵一看到路旁有回收物品,愛惜物命地趕快撿取。

 

年紀大了,趕緊做

鄰居村里幹事看她一個人住,年紀大、膝蓋不好、撿回收物,想為她申請獨居長者資格,中午固定有人送餐給她,順便照顧她。

殊不知樂觀熱心的她,不但自食其力,更會煮點心請那些來載回收物的師兄吃,也請鄰居一起享用,好味道讓大家讚不絕口。附近有生活不好過的獨居老人,她也會幫忙照顧,還曾經為一位身體不好的鄰居長輩洗衣服、煮中餐。

在醫院當志工時,無論是在病房區或號碼機旁,她只要聽見有身體不舒服的人呻吟著,就走近用媽媽的口吻和對方聊聊天,她說:「我年紀這麼大了,都想把握可以出來做事的時間;所以你不要怕,把身體醫好,可以做更多的事!」一旁的師姊附和著說:「把病苦交給醫師,心情要放輕鬆喔!」

每週五晚間,她手持電子書參加讀書會,「以前沒讀書,現在要讀來補,勤奮地緊跟上人腳步。」她自我解嘲地說:「以前脾氣不好,愛發脾氣,或是生悶氣不說話;現在聞法,要做個聽話的好弟子,跟大家結好緣。」

每天不忘初心,充實過生活,兒子要她休息,她說:「現在比以前做生意更快樂,所以要更感恩,我還能做。」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