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日 愈走愈進步

11.30《農十月‧十九》
【靜思小語】走得對、走得正,愈走愈進步,慧命日日增。
把握當下起步走
來到臺南靜思堂,上人撐著病體授證,並以沙啞的聲音勉眾精進聞法,用愛鋪路、踏實力行。
今年元月馬來西亞遭遇大水,災區廣大、災情嚴重,全馬慈濟人會合愛心力量走進災區,致贈生活物資、「以工代賑」帶動清掃家園;對於生活困苦無力復建的家庭,還搭建簡易住屋讓他們安住。
過程中,來到一個馬來社區,居民不相信這群華人會一視同仁幫助他們;讓志工遭遇到不同種族與宗教的排斥心。
「為了救人,慈濟人安忍如大地——用『吞忍』的功夫面對各種境界和聲色,至誠付出無所求。憑著這分真誠大愛,終於讓馬來社區居民感受到慈濟人的誠正信實,歡喜接受幫助。」
人心觀念、見解不同,引發誤會、導致對立衝突。上人教眾,既發心立願走上菩薩道,就要學習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
「要力行慈悲,也要精進聞法。若不聞法、不明道理,糊里糊塗、迷迷茫茫,徒然空過時日。身體力行菩薩道,才能深入佛陀本懷,尋得深藏己心的佛性。」
七十三歲的大陸杭州志工吳惠仙,每次返臺都帶著一大疊「薰法香」筆記本讓師父驗收;老人家寫得密密麻麻,字體小但是很工整。上人讚歎,海外慈濟人突破語言限制,認真聞法、用法度人的精神,是臺灣慈濟人學習的典範。
「生命過一天就少一天,過去的時間拉不回來,唯有把握當下,依照佛陀指引的方向起步走;走得對、走得正,愈走愈進步,慧命就能日日增長。」
慈濟人知佛心,也與師父有相同的志願;上人致勉,要合於「佛心師志」,待人接物做到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知足,才能身心輕安;感恩,就能互愛互助;善解、包容,才能合和互協,讓大愛遍滿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