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9期
2015-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國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銀髮之愛
  發現歡喜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徵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9期
  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真正有福



11.25~26《農十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能做是福,有能力助人,是有福人。

 

結好緣,布善種子

今年度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昨日畫下句點,功能團隊感恩會中,上人肯定大家:「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大家殷勤耕耘,已把法的種子播入海外慈濟人心田,成就他們獲大道糧,帶回居住地行菩薩道。」

實業家來到慈濟道場,能夠縮小自己、與眾和合;生活困苦的非洲本土志工,突破障礙用心精進,也是讓人讚歎、學習的典範。上人提到五位今年受證的莫三比克師姊,每一位都有苦難的人生故事。

其中,芮貝卡分享她自幼貧苦,婚後不僅承擔家計,還要承受先生暴力相向,被打了二十八年。投入慈濟後轉變心念、改變自己,這兩年來家庭氣氛改善;她發願協助更多婦女同胞走出身心的監牢。

「轉變心境,就擁有豐富的心靈財富。」上人肯定非洲黑菩薩,不僅自度,也發揮淨化人心的良能;期勉持續自我提升,接近心靈的天堂,再提升到菩薩與佛的覺悟境界。

 

無所求,無量功德

一位企業家傷心地請教上人,平日熱心公益,為什麼兒子還會遭遇車禍重傷?

「做公益是『取於社會、用於社會』,不是為了求平安而做。要了解因緣果報與人生無常的道理,坦然接受逆境。」上人開示,孩子發生意外有他個人的因緣,要有「因緣觀」。

「不要計量『我捐了多少錢,做了多少好事』。惜福、造福,是人的本分;能做就是福,有能力幫助人就是有福人。將做好事視為本分,付出無所求,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祝福、才有無量功德。」

 

有緣人,聞法得度

二十六日在彰化靜思堂,「小牛」楊凱丞悲憫有些人沒有因緣聽聞佛法,永遠在起惡念、造惡業、受惡報的循環中;向上人請法:「要如何幫助循環受苦的眾生解脫?」

「解脫的關鍵,在每一個人自己身上。」上人說明,佛陀無法強迫任何人接受法,只能設法讓有機會接觸到的人了解道理,才有辦法得度。

「就如我和人對話,對方不見得能夠了解;反而是旁邊的人聽懂了、得到法喜,緊接著自我反省、付諸行動,這樣的人就是有緣得度者。」

上人指出,佛陀說法,是為大家指出方向;漫長的修行道路,還是要靠各自身體力行。「不是聽法就能覺悟、就能掃除一切無明疑惑。如果只是聽法當下覺得很好,之後依然我行我素,造業還是要受報。想要徹底解脫,必須身體力行,生生世世不斷修行、累積福德因緣,終必覺悟成道。」

就如「小牛」凱丞,今生能有一聞即悟的智慧,上人表示,是過去生中累積福慧而致;期勉好好保持這分單純真誠的赤子之心,延續法緣。

「聞法得度的因緣,不只在一生中繫結而已。」上人教眾學習地藏王菩薩發願度盡地獄眾生的願力,生生世世走入最苦難處,不斷接觸、度化眾生。

 

能善解,廣結好緣

接連兩天在彰化靜思堂進行三場歲末祝福,為今年臺灣的歲末祝福拉開序幕。在二十五日第一場次,上人看到一千多位環保志工中,有高齡者和年輕人一起投入經藏演繹,動作俐落整齊;讚歎環保菩薩智慧敏捷——平時用這雙手做環保,疼惜大地、為人類造福;此刻還能比手語、入經藏。

第二場歲末祝福,彰化地區慈誠、委員合心入經藏。高齡九十七歲的蔡寬師姊,起落無礙、手勢到位,和大眾合齊;九十二歲的陳銀篡師兄唱誦聲宏亮、身形挺直……上人肯定資深慈濟人帶領年輕後進向前行,帶動出一粒粒飽滿的慈濟種子。

彰化慈濟人將聞法筆記陳列於大廳,每一疊都是長年累月精進的心得體悟。上人欣言,看到大家這麼用心聽法、記錄聞法體悟,師父再辛苦也值得了。

「『合心,慈心平等最吉祥』——人人共同一心,才能動作合齊。要與大眾合為一心,就要薰法香。」

上人再言「和氣」,寬心宏願最大福——人人心寬念純,和氣互動,才能成就整個團隊真、善、美;人人發宏願,度更多人同行菩薩道,就有更大的力量造福人群。

「互愛」,純心無量最輕安。上人指出,在法親需要時給予協助、輪流陪伴;受關懷的法親也感恩大家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彼此以純真無私之愛付出,心靈輕安。」

「協力」,攝心能捨最自在。上人再次強調「合心」就是「協力」,資深慈濟人融入協力組隊,和大家一起做事、貼近大家,才能攝心傳法。「自己投入做,還能帶動大家一起做;法入心,還能用法度人,就是自度度人的菩薩。」

上人指出,團體中,彼此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就能吉祥有福、輕安自在。

人與人之間相處,上人期許莫忘「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立願度眾生,要學得善解。假如不能善解,看人不順眼、看事不適意,很容易鑽牛角尖;不能與人結好緣,遑論度眾生。」

上人強調,能善解,法才能入心,能以超然的心態走入人群,不受人群的無明煩惱影響,還能從中得到明辨是非的智慧。

「不聽法、不知理,只是修人間福;把握機會聞法,才能修得出世間的智慧。聞法一定要入心,才能捨除無量煩惱,身心輕安;心量開闊,就能包容一切、感恩一切。」

 

人文美,成就眾善

與彰化慈濟人座談,上人讚歎彰化是人文薈萃的古樸城市,留存著倫理道德優良傳統,年輕志工敬老尊賢,跟著資深慈濟人力行菩薩道。

這次返臺精進與受證的二十八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不分種族、宗教與生活貧富,人人融入團隊生活,平等互重。上人以此說明:「這就是慈濟人文──美在人人真誠,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成就一切事。」

慈濟人志為社會人群付出,一路堅定走來,五十年如一日。上人肯定大家做到去年歲末祝福時對大家的叮嚀——「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未來一年要再接再厲,讓慈濟大愛擴及全球——『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幫助天下苦難人離苦得樂。」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