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 大愛之道

11.24《農十月‧十三》
【靜思小語】柔軟心如淨水,滋潤眾生。
有心就有力
義大利費那雷艾米利亞地區,二○一二年五月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一強震,歐洲慈濟人遠道馳援,此後年年關懷,今年五月獲贈榮譽市民。
在臺中靜思堂第三梯次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歐洲慈濟人與來自二十一個國家地區的四百多位師兄、師姊分享此分殊榮;自波士尼亞遠道而來的沙馬奇鎮普雷鎮長等人,亦對慈濟志工去年五月以來,持續關懷水患受災同胞,致以最虔誠感恩。
目前中東難民潮湧入歐洲,希望尋得安穩的落腳處。上人表示,歐洲慈濟人力雖少,但只要有救助因緣,就會用心把握,「提起愛心能量,帶動粒粒種子,成就廣庇人間的菩提林。」
近年來只要國際間發生大災難,全球慈濟人就地募心募愛,就連貧困的非洲本土志工也不缺席,上人肯定:「只要有心,就能突破困難,點點滴滴的捐款都是無私助人的大愛。」
慈濟人在海內外賑災,皆把握重點、直接原則,以恭敬、溫柔的態度,親手奉上苦難人最需要的物資,也傳達誠懇而溫暖的愛。上人表示,「粒米成籮,滴水成河」,人人節省一點點,不影響生活,卻可以幫助需要救助的人。
「天下有災難,人人都應發揮愛心。要讓受苦的人得到救助,也感受到關愛,才能撫平惶恐不安、怨懟仇恨的心。」上人教眾打開心門,淨化人心,讓人心永存智慧與愛,共同守護大地健康與全球人的幸福。
慧命大道糧
十三歲的美國楊凱丞同學,因不忍動物受苦而發願茹素,也以同理心感受天災人禍之苦。他告訴大家,人類只是地球上八百七十萬種動物之一,但是人類的一念心,卻會使動物不得安寧。「只要轉一念惡心成為善心,身體力行付出,人類也可以成為拯救眾生的菩薩。」
上人肯定凱丞的智慧表達,印證佛陀所言「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雖然皆有佛性、皆有成佛的潛能,但是成佛之道仍須身體力行。」
「要不分種族、宗教、國籍,彼此愛護與關懷。只要天下人都能敞開心胸、以愛互動,就不再有人禍衝突。」
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上人言,世間正信的宗教,都在教人提升愛心,廣愛天下;「有感恩心才能真誠愛人,且能付出力量,幫助物資匱乏、常在飢餓中的人。」
去年底歲末祝福,上人以「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期待慈濟人用誠懇之心相互帶動,以身作則教育大眾,共同造福富足。「心中富有愛,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心靈財富。」
今年歲末祝福,上人期許「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教眾長年累月積聚點滴愛心,走出大愛之道,讓志業力量廣及全球。
海外慈濟人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上人肯定人人發宏願,具有開闊的愛心、覺悟的智慧,「佛心師志」就是共同努力的方向。
「菩薩道要走入人群,廣布善種,用心耕耘;只要法入心、勤耕耘,就能增長智慧。」上人教眾善用方法,帶動人人行善助人;不僅受助者得救,自己也能受啟悟,獲得增長慧命的大道糧,福慧雙修。
上人勉眾:「菩薩道上用心學習,腳踏實地步步精進。種善因、耕福田、累積道糧;心境維持輕安自在,智慧就能明朗而不迷茫。」
佛心大慈悲
海外慈濟人第一場溫馨座談,有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斯里蘭卡、澳洲、荷蘭、義大利、奧地利慈濟人,共兩百多位參與。
上人感恩各國慈濟人用心耕耘福田,把握因緣救助苦難,再牽引出種種善因緣,讓粒粒種子萌發茁壯。「期待各地菩提種子『一』生無量,在地球上開展出美麗的綠色菩提林,讓人間成為淨土。」
人間菩薩儘管有心做好事,卻難免會受外境限制而無法付出。上人表示,天下事很複雜,慈濟人的愛心卻很單純、很堅定,人人用心克服困難,成就人間美善事,「這分清淨自在的慈悲心,即是佛心。」
慈濟人分布在不同國家,卻共同以清淨無私之愛,付出無所求。上人肯定大家都達到「三輪體空」的修行境界——盡心盡力付出,只願苦難人得救;看見對方離苦得樂,歡喜感恩、心安自在不執著。
眾生皆有佛性,永存不滅,上人教眾,要讓大慈悲心經常顯現,柔軟如淨水,滋潤、利益眾生。
「內修,要持續薰法香;外行,要廣結善緣。時時與眾生結好緣,保持柔軟如淨水的大慈悲心,走入人群度化眾生,救拔無量苦難。」上人肯定,大家都是悲智雙運、福慧堅定的人間菩薩,自度亦度人。
善用靜思法
第二場溫馨座談,有美國、加拿大、南非、辛巴威、莫三比克、賴索托、史瓦濟蘭、阿根廷等地近兩百位慈濟人參與。
見海外慈濟人從世界各地歸返,上人欣言,無論膚色是白、是黃、是黑,人人都有一顆真誠行善的心,付出無所求,且彼此感恩、尊重、愛,每一位都很莊嚴、亮麗,成就人間最美景致。
美國慈濟人身處國際舞臺,上人致勉,要將慈濟精神向下扎根,培養出本土的慈濟志工。「美國民眾都能覺醒,天下就有和平的機會。」
上人亦感恩幾位資深的南非本土師姊,不辭辛勞奔波在非洲大地上、撒播愛的種子;雖然有時也會遭遇不友善的態度,但是她們心懷善法,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有法度」。
「隨處向人說慈濟,以法布施;守持戒律,循規蹈矩;遇到逆境,則要忍辱。心中有法,就能克服萬難,步步踏實傳遞慈濟的法脈精神、宗教理念,以單純信念與堅定心志,帶動出粒粒飽滿的種子。」
上人表示,非洲志工的人生雖各有苦處,但上人肯定他們具有菩薩心,雖然身在人間,也如處天堂——在菩薩的境界裏。
為了傳揚法脈、開啟宗門,讓貧窮人心靈富有,成為貧中之富,非洲志工如同鳥兒逆風而飛,亦如逆水行舟,再如何辛苦奔波都甘之如飴,菩薩道上難行能行。上人教眾提起尊敬心,恭敬學習。
「菩薩道坎坷難行,只要有心,步步穩健,就能走出坦途。」上人感恩資深慈濟人把握因緣在居住地播種,讓志業落地生根,也讓粒粒種子萌發茁壯。
人間多苦,需要更多人間菩薩發心立願、救度眾生。上人勉眾:「發心願,誓度眾生;當善解,入佛慧海;常知足,身心輕安;法入心,歡喜無量。」
「走入人群度眾生,要懷抱善解心,藉由種種人間相深入佛陀智慧海;精進『薰法香』,讓心靈愈來愈開闊,就能知足常樂,身心輕安。」
「真善美的人生,就在法脈宗門裏。」上人教眾,行走慈濟路、善用靜思法,用心用愛耕耘天地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