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 不爭勝,要盡分

11.15《農十月‧初四》
【靜思小語】爭勝行事,容易力不從心而失落;盡本分付出,心踏實而輕安。
淨人心,莫使沈淪
許多高齡環保志工,感恩有環保站可以發揮良能,活得很有尊嚴,不再慨嘆老而無用;還有人抱病做環保,認為多做一天,就多賺一天,以能奉獻社會為榮……北區慈濟人聯誼會中,上人以昨日所見許多高齡志工爭取時間付出的精神,勉眾把握因緣,菩薩道上精進勤行。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生命過一天,就少一天;難得生而為人,更難得選擇了正確道路,豈能半途而廢?」
上人表示,這群老人家不只天天做環保,而且早起「薰法香」,還參加讀書會;他們說:「過去書讀得不多,現在要讀來囤!」
「要用愛付出,也要用心聞法。無論受教育高低,現在開始努力用功,就能為來生累積福慧資糧;因緣成熟時,就能一聞千悟、一點即通。」
上人提到三十多年前,臺北的「老大師姊」陳美珠和「老二師姊」楊玉雪,和自己的一段對話——
「她們問我:『師父,您將來會在西方極樂世界嗎?』我說:『我不會去,也去不了。』她們再問:『那師父您會去哪裏?』我說:『我會去地獄。』她們聽了大吃一驚。我說:『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想要去地獄,幫助地藏菩薩度眾生。』她們聽後告訴我:『若師父要去地獄,我們也會跟著師父!』」
上人以這則往事,期勉大家效法資深委員堅定「佛心師志」的道心;聞法自修,還要度化他人。
「擋在地獄門前,就是要加強淨化人心,讓人不會因無明懵懂而造業、墮入地獄。」上人教眾,以「法」開啟人人的心門,讓每一顆黑暗的心,都能透入光明。
「在此大時代,需明大是非。不明是非的人,會在社會上製造惡的聲浪,阻礙善的言行。在吵雜濁亂的人間修行,要自我訓練心胸開闊、心寬念純,才能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且能美化淤泥池。」
無明風吹起時,難免有道心不穩固者,如同空心稻穀被大風吹飛。上人感嘆:「被無明網纏縛,如同深陷夢魘無法醒來。要自我警惕,對的事,做就對了!」
懷感恩,付出大愛
「人生時間有限,力量也有限,莫逞強而為所欲為。總是以爭勝之心行事,就會經常陷入力不從心的失落情緒。」對北區「慈籃聯誼會」年輕學子開示,上人叮囑,腳踏實地守本分、盡本事。
「世間事本不複雜,複雜的是人心。原本清明單純的心,久受欲念、煩惱污染,變得污濁無明,也讓人間事變得曲折複雜。」
上人表示,年紀愈小,心境愈是清淨單純,比大人更容易聞法受教;在慈濟有很多實例──
就讀小學一年級的靳珮祺小妹妹,四歲來到書軒當志工,還參與經藏演繹,將佛法道理吸收入心;看到父母起爭執,她告訴媽媽:「寬諒他人,能讓自心輕安快樂。」
十三歲的楊凱丞出生美國,聽法非常專注,對法的領悟力也超越許多成年人,還能用淺顯而生活化的語彙,對人解說深奧的佛法。
馬來西亞八歲的敬陽小朋友,去年開始隨母親返回精舍,每天清晨做早課、聽晨語,認真做筆記。翻開他的筆記,把〈譬喻品〉裏的三車、火宅,記述得很清楚、條理分明,不亞於大人。
「就像閩南語俗話說的『讀前世書』,這些孩子上輩子認真用功,佛法滋潤到心田深處;此生接續聞法修行的因緣,所以一聽到佛法就能理解。」
上人勉勵座中年輕學子,要接觸善法、用心聞法。「將煩惱心轉為大愛心,不只維持身心健康,還能造福人間。」
放眼天下,許多孩子迫於生活或戰亂而無法溫飽。上人叮嚀大家,有福生活在平安的社會、擁有許多人的關心與愛護,要感恩、知足。
「要時時以感恩心看待一切——無人不感恩、無事不感恩;還要守好做人的本分。社會上人人守崗位、盡本分,就能運作無礙,平安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