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9期
2015-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國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銀髮之愛
  發現歡喜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徵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9期
  九日 行得通,方為道



11.9《農九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行得通、做得到,才是真道理。

入人群,學忍辱

早齋後,與美國濟舵師兄等人談話。上人表示,美國具有影響國際的關鍵力量,慈濟人要作「不請之師」,積極走入人群,接引非華裔居民共同發揮愛與善,為人群付出。

一位書軒小志工為了和同學和睦相處,學習「吞忍」——忍受同學不好的聲色、不再為了同學的頑皮捉弄而發脾氣。一段時間後,她發現同學們不再捉弄她,互動變得融洽。

上人以此為例教眾:「忍辱,是行菩薩道的『六度』之一;走入人群度眾,要具備『堪忍』的功夫。」

人間多險惡,即使已經發心修行,也容易受人、事、物影響而起無明、再沈淪。上人叮嚀,要堅固道心。

「自認修行已有所得,就停下腳步,覺得『走到這裏就好了、修到這個境界就夠了』;如此實在很可惜。菩薩道重在身體力行,即使人間道路險惡,仍要難行能行;通過險惡的人間歷練,才能真正到達輕安自在、無罣礙的境界。」

心路通,法髓通

第一梯次「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三百多位大陸志工於三重靜思堂接受上人授證。在板橋靜思堂,則有大陸、美國、馬來西亞、義大利學員共三百多人,透過網路視訊聆聽上人開示。

「大家來自不同地方、因不同因緣走入慈濟,此刻能與志同道合的法親為伴,共同精進、共同受證,因緣實為殊勝。」

上人表示,菩薩道是大家共同選擇的道路,也是佛陀指引通往成佛目標的唯一道路。「發心走慈濟菩薩道,就要投入人群,經歷重重磨練。不只以清淨、柔軟的慈悲心,疼惜天下蒼生,還要精進聞法入心;如此菩薩道上就可以穩健邁步。」

許多人分享,因為投入慈濟而改善習氣、轉變人生,也感動家人投入。上人欣見大家調伏習氣,讓自心祥和、促進家庭和諧。

「大家雖有不同的習氣,卻有共同的志向──佛心師志。要學習佛陀寬闊的心胸、覺悟的智慧,平等尊重、疼惜天下萬物。」

上人鼓勵大家,透過為人群付出的見聞體會,印證法理。「聽得懂法,道就能通;心路通,法就通。法入心,即能自度度人。」

福與慧,踏實做

「此生順逆,都是過去生中所造,有福自然歡喜,遇苦也要甘願面對。能夠付出者,都是有福人。」

在三重靜思堂第一場座談,上人開示,過去生中種福因、造福緣,此生才能有緣同行菩薩道,作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來自福建三位高齡師姊洪婉卿、施秀蓮、黃淑英,精神矍鑠、思緒敏捷,改編〈農村曲〉:「透早就出門,天才漸漸光,為了要聽《法華經》,歡喜走路腳不痠。」唱出晨起聞法的歡喜心。

上人欣言:「有感於『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因此慈濟人日日『薰法香』;『當勤精進,如救頭燃』,及時、殷勤地修行,希望轉凡為聖、轉凡夫成菩薩。」

受證之後,既發心「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上人教眾「莫忘初心」;要時時自我提醒,不能再走回頭路;否則凡夫心再起,又再造業受苦。

「要把握因緣,積極造福修慧,在自己的『福慧存摺』中,存下福與慧的存款。」上人表示,要修福修慧,一定要身體力行;要造福人間,一定要付出;要走長遠路,就不能怕腳痠。「菩薩道雖然長遠,只要『福』與『慧』的雙腳健康,就不怕路遠。」

入經藏,愛鋪路

全球多災難,除了氣候災難,人心不調造成的人禍,更為慘烈。第二場座談,上人對近兩百位大陸東南地區志工開示,要用愛鋪路,深耕福田,廣庇天下。

「人心不調引發戰亂,動輒造成百萬、千萬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相對於龐大的難民人數,慈濟人的力量極其有限,雖然不忍、不捨,只能徒嘆無奈!唯有用法調和人心——人心平和、依理而行,就不會釀成此等慘禍。」

上人鼓勵大家,吸收佛法也要廣傳佛法,讓更多人轉惡為善、轉凡為聖,轉煩惱無明為清淨智慧。

「深入經藏,並不是鑽入白紙黑字中,或是每天念經、念佛而已。佛法不應束之高閣,要將佛法帶出藏經閣,讓大眾了解受用。經藏就是道理,要從日常生活接觸的人、事、物中,體會道理;並且善用法理改善言行、調和人事。行得通、做得到,才是真道理;人和、事和,理就和。」

《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說明要有大根器、大福德,才能往生極樂淨土。上人教眾思考,何來大根器、大福德?

「唯有發大心、立大願,用法修心——培養品德;並且向外力行——走入人群付出、廣結善緣;才能累積福德資糧。」

蓮花受淤泥滋養而綻放,卻能出淤泥而不染,還能美化淤泥池。上人以此比喻,五濁惡世的人間,也能鍛鍊出不受染濁的人間菩薩。

「所謂淨土,不是隔絕一切污染源、偏安一隅而不問世事。真正的淨土,是建立在自我內心——要在人群中不斷磨練,訓練到心志堅定、不受無明濁氣污染。」

上人勉眾以法調心、用愛鋪路,鋪出寬廣深遠的菩薩道,且接引他人同行。「人心調順,世間就能平安祥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