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五日 心平,路就平

11.4~5《農九月‧二十三至二十四》
【靜思小語】心路鋪得平坦,人生路才能走得平順。
鋪平心路
家住臺南的洪來發,年輕時染上菸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二十多年前成為慈濟環保志工後,在大團體薰陶下戒除惡習,一九九九年受證慈誠。
洪師兄擔任臺南慈誠隊幹部,把握時間,盡心盡責付出。日前參與讀書會後突然昏倒,送醫後發現腦部大動脈出血;他一度意識清楚地向太太表示,若生命走到盡頭,要捐贈器官遺愛人間。家人完成其遺願,捐出心、肝、腎、眼角膜,為多個家庭開啟新希望。
無常,總在不期然間到來。早會時間,上人不捨師兄此生僅有短暫五十多年,卻又欣慰他人生最後,是在參加讀書會、與法親精進共修中度過。
「他的人生也曾經在迷途中,跌跌撞撞地走過來;走入慈濟二十多年來,轉迷為悟、精進付出。相信他法入心,走得輕安自在。」
如同季節輪轉,人間世代相續、生生滅滅,循環不止。上人勉眾,把握身體健康、能自主運作時,與善知識相互勉勵,為人群拔苦予樂。
「凡夫『一念輕動入迷途』,在累劫累世的生死流轉中迷失。有幸得聞佛法,要篤定信心,及時從迷茫中回頭,一路朝佛陀指引的菩提大直道前進。」
《法華經‧化城喻品》裏,眾人迷於險途,內心怖畏又疲累至極;導師化現一座大城,讓大眾入內休息,且安慰大家:「汝等勿怖!莫得退還!」看大家在化城裏休息後「無復疲倦」,即滅化城,鼓勵大家「寶處在近」,趕緊再起步。
上人以此開示:「人世間天災人禍不斷,人心也常在自我衝突中受苦。無論內在心靈或外在環境,都有種種險境;莫因害怕而停下腳步,要時時提高警覺,信心堅定且下定決心,朝目標前進。」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上人表示,學佛,並非只在口頭上念經,要身體力行法理,才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找到正確的道路,要用心精進;將自我心路鋪得平坦,人生才能走得平順。」
誠情付出
慈濟技術學院今年八月獲教育部核准,改制為「慈濟科技大學」;四日舉行新校名揭碑典禮,校史館與原住民族博物館也同時剪綵開幕。
五日早會,上人回憶二十六年前慈濟科技大學前身——「慈濟護專」創校開學典禮,入學者一百零七位,前來祝福者超過兩萬人,盛況空前!時至今日,已培育出許多護理良才,多位畢業生在各慈濟醫院擔任主管;在慈濟體系外任職者,負責任、有愛心的態度,也廣受業界肯定。
「從護專到技術學院、到東臺灣第一所科技大學,這一路走來雖然很辛苦;但看到慈濟學校培養出的人才廣受肯定,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很值得!」
回顧過去、感恩現在、展望未來,上人期許慈科大師長與慈懿會志工,堅持方向、恆持初衷,持續為社會培育良才。
馬來西亞至今仍保留皇室傳統,每年由國家元首、蘇丹、州元首,遴選出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士授予封銜。檳城州元首為表彰慈濟對當地社會的貢獻,冊封上人為「拿督斯里」,為州政府的最高榮譽;十一月三日由靜思精舍德師父代表前往領受。
上人表示,這分榮耀非屬個人,而是對全球慈濟人的肯定。「感恩大家長年以來,在全球各地以愛付出、締結『誠之情誼』,讓人與人之間超越種族、宗教與國界,彼此關懷、互愛,創造溫馨、亮麗的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