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莫忘那些年那些事
  〔編序〕點點滴滴,信實有徵
  提倡佛化社會事業
  恤生比度死更重要
  智慧人生與人間淨土
  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施醫施藥即無畏施
  賑助衣索比亞饑荒
  佛教慈濟醫院的特色
  洗人心智「靜思語」
  春回大地報君知
  光風霽月的悲懷
  讓浴火鳳凰重生
  愛的人生功課
  觀身無我
  期盼生死兩相安
  永不起風暴的人性經濟
  跨世紀的希望工程
  愛灑人間植福田
  愛的防疫網
  安止的力量
  清平的心靈生活
  綠色生命力
  延續半世紀的希望工程
  愛的避風港
  改變世界的年輕力量
  翻轉貧窮的希望所在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莫忘那些年那些事
  春回大地報君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是王安石的名句。這句詩句所以令人激賞,全在「綠」字。因「綠」之一字,詩的意境全出,人的眼界始闊。

「綠」,可做為形容詞用,也可做為動詞用,但不論形容詞或動詞,都給人有欣欣向榮的感覺;有「春回大地報君知」的喜悅,有「枯木逢春迎新生」的感動。春風把經過嚴冬肆虐的死寂「江南岸」綠化了,帶活了,一片生機,綠意盎然,這就是這句詩的可貴之處,也是歷代詩評家欣賞的地方。

「春風又綠江南岸」必在冷冽的嚴冬之後,農曆新年就是冬去春臨的分界線。

中國人對農曆年的重視,數千年如一日,因為它是「冬」的終點,「春」的起點,所以習慣上我們都稱它為「春節」,也就是「春回大地」的季節。

時間流轉,四季推移,「春節」就是四季推移的起步,它代表著多重的意義:第一,它代表「絕處逢生」的欣喜,人們忍耐過寒冬的冰封之後,能夠再度沐浴於煦煦的春風裏,當然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第二,它代表新的希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往事不堪回首,何必苦苦眷戀,把握新生,人生才會更具內涵。

因此,在新的一年開始,除了向大家道聲恭賀新禧外,也希望大家時時保持「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喜悅與輕安。

證嚴法師在新委授證暨年終委員聯歡會中,再次強調新春三願:

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氣與毅力。

二、不祈求身體健康,只求智慧明敏,精神充足,愛心永具。

三、不希望減輕負擔,只求有更大的力量肩負更多的責任。

法師的這新春三願,總括起來說就是「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正是佛陀的悲心、菩薩的本願。

歡度了春節,家家戶戶「春滿乾坤福滿門」的春聯,朱紅猶新,這都代表著相互的祝福與期許。

其實,祝福是不夠的,必須要惜福,能惜福,必能少欲知足,福分自然無際無涯;期許是不夠的,必須要感恩,能感恩,則能嚴律己,寬待人,煩惱自然能除,無明自然能斷。所以惜福與感恩,關懷與奉獻,是永保春風滿面,歡喜自在的靈丹妙藥,我們就以此為新春的願望吧!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回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已經在枝頭上了,不必躊躇,也無庸懷疑,把握現在,跟著法師的腳步昂首邁進,淨土人間就在眼前,又哪在乎嚴寒的冬天!

——《慈濟》月刊第303期1992年2月出版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