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489期
2007-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印尼日惹慈濟希望工程啟用
  天涯共此情‧泰國
  人生練習題
  銀髮之愛
  銀髮之愛‧香港
  大愛節目新賞‧印尼
  慈院志工筆記
  人醫之愛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七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489期
  有福的人,歡喜造福

◎撰文‧曾阿杏  插畫‧羅方君


記得民國八十二年第一次回花蓮慈院當志工時,跟著一位資深師姊進入病房,聞到難聞的味道,我轉身想離開,但是隨即想到上人叮嚀──試想病床上如果躺著的是自己的親人,會怎麼做呢?於是我走到病床旁。

七十高齡、插著鼻胃管的原住民阿嬤,平日由阿公照顧,兒女假日時會來探望。這天,阿嬤吃過藥沒多久上了大號,阿公要幫她換尿布,結果一翻身,阿嬤把藥全都吐出來。

病房裏陣陣異味,想必阿嬤也感到很不舒服,她卻雙手緊抓著棉被,捍衛著尊嚴,不肯讓人服務。阿公生氣地說:「護士和師姊們要幫忙,你不放手,人家要怎麼幫你?如果女兒在,你就不會這樣……」

聽到這句話,我走到阿嬤身邊誠心說道:「媽媽,我是你的女兒,為媽媽服務是應該的,請媽媽把手放開,讓女兒來幫忙好嗎?」

聽了我的話,阿嬤將手鬆開一點;我又說一次,她終於放開被子讓我們清理、更衣。當下我很感動,也很感恩阿嬤願意將我當成女兒,接受我的服務。

自那年起,每年我必定會回花蓮慈院做志工兩、三回;後來有機會學習擔任領隊,回去的機率更頻繁了。我白天在醫院「行」經,傍晚回到心靈的家,每天早課能親近上人、聆聽開示增長智慧,感覺自己真是有福。
做志工表面上是付出,其實收穫最多的是自己。在醫院為志工安排的進修課程中,放射線科醫師李超群講解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也叮嚀我們別忘了做健康檢查;四年前一次慈院志工服務中,我即在同行師姊的提醒下掛號做了心腦血管檢查,竟然發現腦部有一顆腫瘤。

兩個月後追蹤檢查,腦中這顆約一點三公分的腦膜瘤,是良性瘤;三個月後再檢查,發現腫瘤長大為兩公分,醫師立即為我安排手術。術後休養三個月,我又回到醫院志工崗位上。

若不是長期在醫院服務,就無法接觸這麼好的醫療新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今還能繼續做慈濟,我感到珍惜,也更認真追隨上人腳步,努力造福人群。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