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 平息心靈沙塵暴
◆7。31《農六月‧十八》
【靜思小語】
欲念如沙塵,風輕輕一吹,就滾滾而揚,造成昏天暗地;若有雨露滋潤,即使微如清晨露珠,也能掩豪F塵。
用法水洗心靈塵土
鄰里眼中乖巧的少年,不滿父親長年不負責任,讓爺爺揹負債務且扛起照顧家庭責任,忿而弒父……早會時上人提起這則社會新聞,惋惜少年因一念無明起,犯下五逆重罪。「無明風從心底起,颳起一陣沙塵暴,使前途塵封。」
心地的沙塵暴要如何調和?上人引述《無量義經》經句「微渧先墮,以淹欲塵」指出,要以法水滋潤。「欲念如沙塵,風輕輕一吹,就滾滾而揚,造成昏天暗地;若有雨露滋潤,即使微如清晨露珠,也能滋潤大地,不致風吹沙起。」
《普門品》經文中有所謂「黑風」,是指人的無明,會掀起煩惱巨浪,毀人性命。世間風災也常脅迫人命,上人開示:「不論是暴風、颶風、狂風、龍捲風,皆出自人心無明。時時培養愛心,以『慈悲喜捨為和風、誠正信實為大地』,使心如菩薩清涼地,就能避免貪婪之水、無明業風,引起天下災難。」
用原諒善待自己
堅忍銜悲、無怨無恨面對先生謝煥儒遭人毆打致死的張美瑛老師,與三名子女於午後返回精舍。「感恩每天都可以在大愛台『靜思晨語』節目,聆聽上人說法;遇到事情時,能把靜思語拿來用……」美瑛老師向上人深致感恩;當言及未能及時將先生引入慈濟時,不禁泫然低泣。
「緣啊!人生總是按已寫好的劇本上演……」上人亦不捨社會失去謝老師這位好人才,然唯有以「因緣觀」寬慰:「如此血淋淋地與摯愛永別,卻能捨掉仇與恨,實非易事;師父也很震撼你的智慧!能將這件事當成『震撼教育』,把悲痛化成教育,非一般人能做到;這就是『大悲無怨』最真實的教材。」
一般人動輒說要「討回公道」,以佛法觀點,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因果不爽,才是真正的公道。上人開示:「如果執意去討公道,只是多一分不平之心,甚至面對一層又一層的傷害,讓生活不能寧靜。你的選擇是對的,也很有智慧!要把時間與生命用在利益人群上。」
美瑛老師提到,事發後不久,就接到一位教聯會老師致電,說自新聞得知此事,轉述給媽媽聽,終於讓一家人打開鬱結多年的心結。原來這位老師的父親在四十五年前亦是被人毆打致死,官司纏訟十多年,家人積怨埋恨在心,始終無法開朗,姊姊為此還求助精神科醫師。如今,一家人決定也用「原諒」來打開心結。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只要心開意解,日子就光明。感恩上人的法,讓我們走得出來。」美瑛老師說。
見美瑛老師平靜緩述,上人表示安心;亦慈勉其子女要記得媽媽的話,將此震撼事件當作教育,不在傷痛中加恨與怨。
「投入大愛,就漸漸能淡化痛苦。」上人憶述多年前,在花蓮慈院社服室前,有位婦人帶著兩個孩子來表示要捐款。婦人從包包裏取出一疊染血的紙鈔,說明這是先生在美國自家車庫遇害時,身上帶的錢。
「她保存這筆錢原是要讓孩子長大後,不忘爸爸被殺害的血仇。後來看到《靜思語》,也聽了慈濟廣播,了解『怨』宜解不宜結,也不希望孩子步上與人結怨之路,故決定放掉仇恨,把這筆染血的錢捐出來,成為救人的錢。」
上人再次肯定美瑛老師勇敢且有智慧,亦深致期勉:「要真正把心放下,從內心發出毅力勇氣,加強投入教育的使命——在孩子心地播撒善種子,使人能安分守己,行為不脫軌。」美瑛老師頷首堅定表示:「會聽師父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