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 無論順逆,都要種下希望
◆7。6《農五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
身在福中,要能見苦知福,以愛付出;身處逆境,只要安守本分,心寬有愛,就有希望。
不計較,不排斥
在修行團體中,必定要遵守「六和敬」,才能彼此尊重,相互成就道業。晨語時間上人指出,人與人之間若能時時以感恩、尊重、愛相待,就能與人結好緣。
「自造因、自招緣,果報自受。即便在過去生中結了不好的緣,也要和和氣氣待人,了結過去的惡因惡緣,再結好因好緣。」
對於團體中不修習氣、搬弄是非、離間和合、不受教者,上人表示要予以憐憫、默忍為安,並且包容他:「若與其計較,甚至加以排斥,惡緣就會愈結愈深。」
上人期勉大家努力耕耘心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收成後若懈怠荒廢,就會長出雜草,難以收拾。日日播善種子、除煩惱念,才能成長慧命,期期豐收善果!」
坎坷中,啟愛心
李太太的公公在八年前胃癌開刀,家住公寓三樓,都由她揹上揹下就醫,直到兩年前公公往生;七十多歲的婆婆罹患糖尿病、巴金森氏症,也需人照料;三個孩子中,最小的兒子患有腦性麻痹,起居也由她揹負。長年負重,又要協助做臨時工的先生擔持家計,李太太雖然脊椎壓迫神經,仍穿起鐵衣勉力照顧家人。
現年十歲的長女小彌,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和小她一歲的妹妹小欣承擔起家事。每天姊妹倆放學回家,就趕緊打掃、摺衣、煮飯,接著幫弟弟換尿布、餵食,替阿嬤注射胰島素。小彌和妹妹體諒媽媽的辛苦,認為只要多學會做一樣家事,就可以讓媽媽少做一項工作,因此從不覺得苦。更難得的是,兩姊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早會時間,上人以此個案勉勵,身在福中的有福之人,要能見苦知福,懂得付出;即使身處逆境,只要安守本分,心寬有愛,就有希望。
上人歎道,家人接連患病,李太太面對一波波的人生挫折,卻毫無怨言地挑起重擔,實在不容易;而她如此地孝敬公婆、扶養孩子,也為孩子樹立了學習典範。
二○○三年起,李家成為慈濟長期照顧戶,土城地區慈濟人常前往探視,也關懷鼓勵姊妹倆。如今李太太在住家樓下設環保回收點,婆婆和女兒也常幫忙整理、分類資源。
上人欣言:「小彌、小欣這兩個孩子,自我訓練面對人生的坎坷,也啟發內心的愛,相信這個家庭將來一定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