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6期
2009-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曾老師的真心話
  上布施
  出版書訊《生命的奇遇》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6期
  二十三日 自淨心地

 

◆10‧23《農九月‧初六》

【靜思小語】心如琉璃,明鑑萬事萬物,超脫人間苦惱。

吸收法理,感受法喜
 
每年將受證的培訓委員、慈誠,會在年末回到花蓮尋根暨精神研習。今年因莫拉克風災重建之事,上人頻頻外出行腳,尤以南部正在規畫興建永久家園,上人駐錫高雄多日;當地培訓委員、慈誠遂於高雄靜思堂舉行圓緣皈依。

世間諸事皆須「因緣」成就。上人引《無量義經》「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開示,欲得無量無數善種子,也要有最初的那一顆種子。

「因你我有緣,才能見解合一,有緣共聚於此,體會佛陀的慈悲,以及佛陀對世間人、事、物的開導。要珍惜有限的生命,聞法見諦、透徹道理。」

投入見習、培訓以來,志工除了在各社區的慈濟道場學習,也會定期於高雄靜思堂共聚精進,深入靜思法脈。上人勉眾要確實吸收法理、感受法喜。

「要讓法脈源頭的清流湧泉不斷,永遠保持清澈、無染而『靜寂清澄』;才能進一步『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在慈濟宗門不斷入世付出,實際體會『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俾能『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心與理合,智慧圓滿

智慧要從自性求,上人指出,人人有自性三寶——佛寶、法寶、僧寶。

「凡夫於生死流轉中,清淨的自性三寶受無明、煩惱層層掩蓋,以致顛倒散亂、是非難分。佛陀是至高無上的大覺者,通達宇宙萬事萬理,其『大圓鏡智』能超越有限的視角,全面觀照通達。有幸得聞佛法,就要相信佛陀的教導。」

複雜人間事,難免使人產生煩惱,上人勉眾心要淨如琉璃。「無論遭遇何等境界,心靈都能明朗映照,很快跳脫,不會深陷其中;境界過去,心中明鏡又回復澄澈無染。『心』要與『理』相合,修得圓滿的大圓鏡智。」

上人強調每天都要自我提醒,不可須臾偏離道。「每天睡醒睜開眼睛,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合於道理;不能放逸怠惰,想著『還有明天』、『明天再做』。人生無常,當下就要會道見諦。」

為了志業流汗、出力付出,身體難免疲累,然而心境上的感受卻可以是甘甜的。上人表示:「能將『辛』苦轉為『幸』福,將『苦』化為『甘』,無論如何辛苦仍然『甘願做』,感受法喜充滿而『歡喜受』。心念與道理相合,就能精進不退轉。」

在慈濟道場,人人都是一部大藏經。上人表示:「即使過去曾經為惡,能接受法水洗滌而懺悔、改過,心靈清泉回歸澄淨;再與眾分享其人生歷程,也能成為惕厲人心向善、度化人間的一股力量。」

上人囑眾「自淨心地」,並用心招募人間菩薩。「使人人心靈淨化,明鑑萬事萬物,諦見真理,超脫人間苦惱。」

皈依三寶,依教奉行

「壯麗的山河景致而今安在?種種無常示相,教導我們警惕世事無常、萬物幻化,不要執著享受。」上人言,身處無常人間,要把握永恆的道心。

「萬物無常幻化,『道』是永恆的。有形的道場建築會隨著時間而衰壞,然無形的道心、慧命,生生世世恆存。大家來道場見習、培訓,就是要成長慧命,能從佛陀的教育中得到永恆的啟示,法脈宗門就能源遠流長。」

在座者發願皈依,上人以心理之「生、住、異、滅」示眾自觀心性,常念「自性三寶」。

「皈依佛,要常念自性佛。生起一念好心,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救度苦難;若無法恆持,很容易受欲念誘惑而使這一念好心變異、消失。佛陀將世間『三理四相』分析得很徹底,應信佛之智慧,皈依佛寶。」

「皈依法——佛陀所說法皆是普遍於日常生活、能在人間運用的;要將法存於心,不斷地啟發本具的智慧,內外相應。皈依僧——出家修行者將佛法以合於時代、社會的傳述,要恭敬信受而力行。」

上人勉眾「提起佛寶的智慧,深入法寶的大海,依從僧寶的引導」,正確了解佛陀教法,正信不迷。

在慈濟團體,不乏過去迷信風水方位、出門行事都要看黃曆決定行止的人。他們曾經為了趨吉避凶而滿心煩惱、身心不安;進入慈濟、了解正法後,放下執著,心靈輕安自在。

「心安或不安,只在一個觀念。修習慈濟法門,目標就是淨化、安住人心。理解三寶、相信自性三寶,就能堅定信心,清楚人生的道路與方向。要自重、自愛,照著三寶指引的道路,從凡夫地往覺道前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