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二十八日 要「自愛」,不能「只愛自己」
◆10‧27~28《農九月‧初十至十一》
【靜思小語】自愛、愛人,也能受人疼惜,才是可愛人生。
追求理想曙光
出生在溪河中的鮭魚,一段時間後游入大海生活,直到成年交配期,群體迴游到出生地繁殖;無論遭遇任何艱難險阻,仍堅持逆流而上,直到達成生命任務,開展下一個生命周期。
「其力爭上游啟示人們,唯有一心堅持、不斷前進,方能到達目標、實現理想。」聽聞台中慈院醫療科「逆風展翅、逆水上游」主題報告後,上人有感而發,回溯過往離家求道的心路歷程。
「當年從豐原一路往南,直到台東鹿野。每天清晨,遠望都蘭山如同佛頭仰臥,祈願佛心知我心;每當黃昏,就對著中央山脈,思念在山另一邊的家。」
繞過千山萬水,遠離的家鄉也會牽動年輕的心緒;但上人說,都蘭山對自己更有吸引力。「太陽從都蘭山升起,帶來旭日東升的希望,所以我篤定志向繼續前進;雖然辛苦,卻一步步接近理想。」
一念之間,有人選擇走回頭路,有人則願意往曙光方向追趕。自一九六一年離家求道、出家修行,上人以「為佛教,為眾生」為職志;將近半個世紀過去,即使年歲日長、即使前方有重重困難險阻、形單影隻,仍朝著目標勇猛精進前行。
上人教眾要常自我問心:「是否堅持最初的發心立願?這一生中走來方向有沒有偏差?若方向正確,當堅持往前精進,莫留遺憾。」
一般公司行號員工常計較福利;來到慈濟,上人期許大家要提升生命價值觀。「在慈濟大家庭中,最大的福利是人人和氣、做得歡喜、做得快樂,讓生命有意義且法喜充滿。」
醫療工作非常辛苦,但是能救人脫離病苦、挽回垂危的生命,是非常值得投入的工作。在社會價值觀混亂的今天,上人勉眾以「逆水游魚」、「逆風飛鳥」自許,以加倍的力量向前精進。
長養慧命法髓
二十八日於台中分會「感恩時刻」,聽聞幾位往生慈濟人的子女發願承接父母志業,續行慈濟菩薩道;上人教示,在慈濟不只「留德給子孫」,還能有一大群法親相伴,彼此互愛、祝福,人生不孤單。
「至親驟逝雖然不捨,卻提醒我們人生無常。慈濟人將生命拓寬,不再只是庸庸碌碌地為三餐、為家庭,人生更有深度,了無遺憾。」
嘆世道惡化、人心較過往更為偏頗,社會青少年問題叢生;上人指出:「孩子不受教,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家庭教育不良,乃受整體社會風氣影響。要廣招人間菩薩,讓每個家庭守倫理道德,父母作子女的典範,留德給子孫。」
上人籲眾自愛,且將愛擴及天下蒼生。「要自愛,但不能只愛自己。『自愛』的人守分守規,不會損人利己,而能兼愛他人,與許多人結好緣,自然能得人敬愛。『只愛自己』的人自私自利,只求自己擁有得多而不管別人;這樣的人不可愛也不得人愛。」
自愛、愛人,也會受人疼惜,才是可愛的人生。反之,只愛自己、排斥別人的人,也會受人排斥,會很孤單。上人說:「不愛人、不受人愛的人生,就沒有希望。」
一位高齡一百零二歲的老菩薩,仍然身體健朗,殷勤投入環保工作,他說:「既然人人稱呼我『老菩薩』,就要做事才能當菩薩!」上人以此勉眾:「身體會衰老,但是慧命不老;把握當下、分秒不空過,慧命就能成長。」
「靜思法脈勤行道」,上人叮嚀慈濟人不只要深入法脈思想,更要身體勤行。「保持心靈澄淨,不起貪、瞋、癡、慢、疑;且以戒、定、慧面對人事物,就能預防心病。」
雖然踏上菩薩道,人人仍有習氣未盡;上人提醒,莫受他人聲色影響道心,反要感恩對方示現凡夫相惕厲自己。「守戒,能防止惡念入心,維持心之清淨;心有定力,才能在種種人間事相安然前行;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則能增長智慧。」
上人勉眾長養慧命法髓、增長慈悲;人與人之間彼此感恩,則日日法喜充滿。
人人都有無限潛能,這股潛在的力量能夠拯救眾生。上人表示,心量能夠無限開闊,達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其方法即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能夠包容天下眾生,自然不捨眾生受苦難。然而,『不捨眾生』只是心想口說,對苦難眾生毫無幫助;必須起身力行、伸手救拔。」上人指出,「慈濟宗門人間路」是走入人群救助苦難的寬廣大路,無論離目的多遠,只要開始走就有到達之時;若遲遲不起步,終究停在原點。
「此生有幸,才能走入菩薩團體;要疼惜身邊志同道合、秉持佛心師志的法親,彼此合心、協力拯救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