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才的培養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慈濟大學不只是一所大學
到了這把年紀,有時還真會忘記自己也曾是小學生、中學生。倒是記得,每年夏天總會在校刊上的作文看到「鳳凰花開,驪歌響起」;不解何故花繁如火,卻令人悵然!
長大後才知道,不是每個城市都有鳳凰木。加入慈濟大家庭後才知道,有的畢業典禮不會讓人有失落感。六月九日慈濟大學舉行畢業典禮,八點多抵達花蓮靜思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師兄師姊們開心的模樣。擔任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他們,四年來風雨無阻地定期前來關懷,把每位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在校生祝福歡送詞、畢業生感恩詞。醫學系三年級的高瑋辰無法想像學長們將會面對的挑戰,卻深信慈濟人文的教育與薰陶,在往後會成為大家的優勢,成就大家獨特的體質。
兒家系的江孟恩則是娓娓道來,在慈濟的四年讓她收藏了兩個寶物——一是「用心」、二是「勇氣」:「用心體會生活,讓我們以同理心去了解不同角色、位置的困難,進而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我們不只有抱負,並且身體力行……我們深深感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相互關懷。慈濟大學不只是一所大學,對我們來說,她更像是一個大家庭。」
「感恩」、「叮嚀」、「答案」等歌選演繹,是深情、祝福與期許的濃縮,年年看年年感動;但是,今年為什麼給人的感覺又特別好?大家說,那是因為經歷了「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的洗禮,老師們受到感動,主動投入策畫、排練。此外,今年參加浴佛典禮的學生也特別多:「孩子們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知道了一個高度,就會自發性的往提升自己的方向走。」
人文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
不僅慈濟大學是個大家庭,慈濟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也是。三歲半到十八、九歲的孩子在同一個校園裏接受教育,不少學生從幼兒園一路直升小學、中學,又考進慈濟大學就讀。
在十六日的聯合畢業典禮上,師長、大孩子、小孩子一起上臺表演,彼此之間默契之佳,令人歎為觀止。下臺時,高中部大姊姊牽著幼兒園小妹妹的畫面則是溫馨無比。
孩子們出列入座都非常整齊,規規矩矩地展現了一般同齡孩子所沒有的自制力。整個場面隆重而莊嚴,除了講經堂,兩旁的法華坡道以及感恩堂也都座無虛席,卻從頭到尾不聞吵雜聲。上人在開示時欣慰地表示,這就是他的期待:「畢業是多麼重要啊,無論是幼教、中學、大學,每個階段的畢業典禮都是人生中的唯一。那天畢業生回精舍,看到孩子們那樣整齊,女生都綁著辮子,男生也是乾乾淨淨的,好純潔、好俐落。這麼純潔、活潑的形象,在現在許多年輕人身上,已經看不到了。」
上人感恩孩子們懂得自愛,說自愛就是給老師打氣,讓師長們有信心,願意更用心教導大家。人與人之間是彼此互動的,假如學生不聽話,再好的老師也會感覺洩氣啊!
「人文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懂得孝順父母、尊重師長,懂得做人處事道理、合和互協,將來畢業才能在社會上跟人融合,盡自己所學,努力付出,奉獻社會。」
看到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頒發「誠正信實」獎給幼兒園畢業生傅榆的這張照片,一高一矮,一老一小,彼此之間的感恩、尊重、愛,在肢體語言中表達無遺。
明智的決定
不僅花蓮的慈濟學校,臺南的慈濟學校也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十六日那天,靜思堂五樓慈濟部早早就架上了電視螢幕,進行視訊連線,讓上人同步參與臺南慈濟中、小學的畢業典禮。
「同一個時間,兩個地方同步舉行畢業典禮,孩子們同樣整齊、同樣優秀。師長們的教育已可看到成果。」
這張照片是典禮開始時,全體師生向後轉,朝向下俯瞰的上人行問訊禮。大家沒看到的畫面是,之前上人還踮起了腳尖,整個人靠在欄杆上往前傾,殷切的關愛之情不言可喻。
上人感恩家長們的信任,把孩子交給慈濟,而校長、老師們也在今天把一個個平安快樂的孩子交還給父母。「多年來,我為我們的社會擔心,不忍看到年輕一代的人倫道德一直往下滑,不知道未來的社會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反觀慈濟的教育系統,校長用毅力樹立校風,老師用心教導,我所看到的慈濟孩子,氣質就是不一樣,服務人群的愛心濃厚,無論在課業、生活上都守本分、守規矩。花蓮地區比較單純,加上愛的陪伴,孩子們也純真多了!」
那天,雅利媽媽發表感言,說這是她第八次以家長的身分參加慈濟畢業典禮,一路陪著三個孩子從慈濟小學、初中,直到高中畢業:「我的孩子們真的很有福報,能在慈濟的教育體制下學習、成長。感恩上人創造如此優質的學習環境,感恩學校師長用心教育,孩子送到慈濟,真是明智的決定。」
雅利媽媽強調,就連她自己在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後,也更懂得用知足、感恩的心看待身旁每件事,用善解、尊重的心情對待每個人。
領導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時常聽到人們懷念幾十年前的臺灣風氣,這透露了純真溫厚的樸質品德、大公無私的利他胸懷,正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嚮往。大環境雖然愈來愈艱困,上人要慈濟當中流砥柱、弟子作社會典範的意志,卻絲毫沒有動搖。
「把一滴滴愛和喜悅,連樹一起種下,期盼和冀望,隨著細小的枝葉,漸漸地茁壯——小樹啊,我要你成為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頒獎儀式的背景音樂是如此動人,讓我彷彿看到一排排有高有低,卻同樣挺立的小苗、幼樹,朝天空筆直生長。
整個典禮高峰當然是上人頒發「師公獎」。這是最高榮譽,只有品學兼優,又熱心公益的孩子才能獲得。今年的獲獎者,小學部是呂欣,國中部是黃韻宇,高中部是吳欣芸。根據資料,黃韻宇將直升慈濟高中,吳欣芸則是透過繁星計畫,將前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就讀。看看同學對欣芸的評語:「非常善良、謙虛、真誠、善解、親切,是位Angel!」「認真、負責、大愛、同理心、犧牲奉獻,幾乎找不到缺點。」
頒獎貴賓中最特別的,就是來自美國德州達拉斯歐巴馬中學的南基亞‧道格拉斯(Nakia Douglas)校長。歐巴馬中學是美國第一所推動「靜思語」教學的公立學校,兩百多位學生中,百分之七十四來自中低收入家庭,其中包含非裔、拉丁美洲以及中東等多種族,卻因實施「靜思語」教學而幾乎不曾發生打架、鬧事。
道格拉斯校長這次特地來臺參訪慈濟,強調慈濟人「誠正信實」的特質,就是他想要為美國培養領導人才的重要目標。頒發「強健體魄」後,他與學生合影,笑得好不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