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叮嚀」的佳美訊息

◎撰文‧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插畫‧李讚成

年輕學子步出大學門檻後,
慈濟人間行路淬鍊出的精神價值,可以提供他們指引和依靠。

 

 


每年慈濟大學畢業典禮,都有師長上臺表演手語歌「叮嚀」,這幾乎已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慈大傳統」。

 

「叮嚀」的手勢動作簡單,歌詞的旋律和意境活潑中有莊重,平日「道貌岸然」的老師在臺上露出笑容,歡喜傳達祝福。序曲「把夢鋪在地上,把心擲向雲端,讓理想在天空展翅飛翔。把手伸向遠方,把愛散播十方,膚慰人間苦難與滄桑。」揮灑年輕生命的無比熱情。

接下來是溫厚的期許:「短短人生,不會重來,揚帆啟航,生命不容逆轉。一步步盡是弟妹的榜樣,別遺忘,點點滴滴的過往。珍惜人生的使用權,把握生命的資糧。要發心立願,做社會的棟梁。」最後以「用祝福改寫感傷,讓大愛充滿期望,慈濟是你永遠的故鄉」送別。

起初我有點懷疑,畢業生能否體會或接受這首「慈濟歌曲」?幾年身歷其境後,愈發體會這項演出的深意。我們的年輕學子步出大學門檻後,世路多歧,慈濟人間行路淬鍊出的精神價值,可以提供他們指引和依靠。

有位友人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名校博士,說其大學畢業生在網路上對母校的評價較他校差,因為這所高等學府標榜功業成就,唯競爭是尚,師生關係多疏離,學風缺乏對學生的整體生命關懷。

今年他來慈大觀禮,十分欣賞教師以手語歌表達祝福,為學生一一撥穗。他說,現在很少學校有這樣的氣氛了!時下流行的是畢業生向天空拋帽子,少了師生間尊重與感恩的情誼流動。

他認為,「叮嚀」最後一句最扣人心,「永遠的故鄉」是畢業生浮沈於人海職場的支持力量。如證嚴上人的殷殷提醒——「展翅高飛」後也要「腳踏實地、認定方向」,這樣一生就不會被「價錢」沖走而迷失。對他而言,這就是「叮嚀」的佳美訊息。

如此的「叮嚀」是宛如家人般愛的懷抱,不只是上人、師長,還有在校生、慈誠懿德會的手語歌相送。畢業生的一段經藏演繹,是對「叮嚀」的應答,也是學業成就後的道業伊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