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志工素描】卡利多 從酒醉人生清醒
◎撰文‧邱淑絹 攝影‧林炎煌
十六歲喝下第一口酒後,
卡利多在酒海中浮浮沈沈,渾渾噩噩度過四十年;
遺憾妻子無法看到他從酒醉人生中清醒的志工生涯,
但他會向女兒證明他做得到!
十二歲小學畢業後,家境困苦的卡利多(Carlito Grefal)就沒有再上學;每天早上拿著報紙四處叫賣,一天頂多賣出二十五份報紙,薄利僅能補貼家計。為了賺取更多的收入,他後來到工廠上班、當過三輪車夫,也做過掘墓工人,更學了木匠工藝。
十六歲時,他到建築工地學技術,從煮飯、攪拌水泥開始做起。夜間三十多位工人擠在簡單搭圍起來的工地大通鋪,「生活很苦,但就是要忍耐。」而與朋友週末下班後相約飲酒的快樂,足以讓他忘記疲勞和煩惱;但這第一口酒喝下後,他從此在酒海中浮浮沈沈。
只要一領到薪水,他就吆喝朋友們喝酒,酒醉後滔滔不絕,被大家戲稱為「眾議員」;或是彈吉他助興,引起許多人圍觀,感覺自己像個明星,得意之餘還會發錢給在場的小朋友,打腫臉充胖子,迅速地將錢花光。
有一次他酒後失態,被幾位孩子的家長投訴,而被抓去拘留了六個月;雖然家長撤回告訴,沒有被定罪,但他仍無悔改,重獲自由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喝酒。連續喝個三天三夜,一直喝到倒地不起,醒來後再繼續喝。
有時候為了面子,即使沒錢,也會裝大方請客,所以朋友們都很喜歡找他一起喝酒。浪蕩的個性也讓他在與異性交往上難以安定,直到四十二歲才結婚。
貧困生活的壓力加上工作勞累,成為他不斷喝酒的藉口;但酒後誤事也讓他三番兩次丟掉工作,生活更陷入困境。「工頭因為我時常曠職和酒後性情火爆而將我辭退。」
太太四處幫人洗衣服賺錢養家。「我和她經常因為喝酒的問題而激烈爭吵,有時候我還不小心傷害到她。」圓型的臉上,言談之間看似老實的卡利多,這樣說著自己。
直到太太往生,他仍不改其性;工作有一天沒一天的他,常向獨生女熙莎寧(Cezanine May Grefal)伸手要錢。女兒屢勸他不聽,在一場爭吵後離家出走。
雖然酒不斷地傷害卡利多和家人的關係,但他卻放不下酒瓶,繼續過著醉茫茫的日子。
上帝,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凱莎娜颱風侵襲時,囊卡河河水迅速暴漲,獨居的卡利多跟著人群去看熱鬧,待要回家時才發現回不去!他和二十多人帶著十二個小孩、抱著嬰兒,爬上鄰居屋頂,在上面淋了一整夜的雨。
有生以來第一次經歷這麼大的水災,像是末日到了,只穿著背心及短褲站在屋頂上避難的卡利多感到很害怕。「好像是大自然在審判,唯一能做的事是向天主祈禱,我祈求上帝,如果這是您的旨意要把我帶走,我願意敞開心胸接受,但希望您再給我一次機會。」
沒有食物和飲水,大家以意志力撐到隔天中午,大水開始退去才爬下屋頂。街道上車子、家具、垃圾等混亂堆疊,卡利多趕回家,眼見景象更是不堪,「大水挾帶土石沖進家門,二樓整個垮下來,所有東西都毀了。」他不知該怎麼辦,搖頭離開破碎不堪的家。
過幾天,社區裏的組長說,有「慈濟人」將舉辦以工代賑,這一區要找一百個人清掃家園。卡利多樂見有人來幫忙,一邊清掃他一邊想:「慈濟為什麼要給我們錢掃自己的家?」
災後隔天,女兒熙莎寧擔心他的安危回來探望,父女重修舊好;兩人連續多天以工代賑,存了約三千多披索,開始重建家園,「我們還買了鍋子、餐具等,慈濟真是太好了。」
之後,位於幸運里的慈濟環保站整修,擅長木工的卡利多報名以工代賑工程,除了每天領取兩百五十披索及免費素食午餐,還從其他師傅的傳授中增加技能。
每天上工前,他們聆聽慈濟志工的分享,一起祈禱天下無災及響應竹筒歲月。卡利多因此對於當志工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參與本土志工研習,參加發放、資源回收等工作,而且愈做愈歡喜。為了守好慈濟十戒,他決定戒酒,「這身灰衣的制服,好像是警衛一樣,讓我不要再跟酒接觸。」
一開始,女兒對喝酒喝了四十年的父親說要戒酒,半信半疑;但卡利多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他平日在慈濟志業園區以工代賑,週末如果沒有慈濟活動,他就去騎腳踏車、打籃球,朋友邀約喝酒,一概拒絕。
一年多的培訓研習會,卡利多沒有一次缺席,精進的他得以在二○一一年底來到臺灣,獲得證嚴上人授證為慈誠隊隊員;然而此時,他卻有點退卻,「雖然戒酒了,但我還有點習氣在,容易生氣、講話很大聲,不服輸,想跟人家爭到底。」
但當他在臺灣看見來自世界各國的志工,那分氣質讓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向親朋好友證明他做得到。當然,這過程很辛苦。「我喜歡出風頭,跟人家意見不一樣時會爭執到底,一定要贏。現在看到人家在講事情、聊天,我想我是慈濟人,不能去插嘴。漸漸我的心變得比較開闊,能接受別人講的話,不再像以前那樣堅持自己才是對的。」
不喝酒、戒菸,也不再與人爭論不休,只想講參與慈濟的歡喜,有人笑他說:「你這個人啊,看來只有慈濟救得了你。」
●
五十七歲的卡利多說,以前一起喝酒的酒友,只剩一位健在:如果自己沒遇到慈濟,繼續喝酒的話,可能也已經走了。
兩年來以木工專業參與以工代賑,和以前工作期最長只有三週相比,卡利多直覺生活變得很充實。「沒事做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無所事事胡思亂想,脾氣就不好;現在身體每天都在動,反而變得更健康。」
「精神上呢,」卡利多繼續說:「不會再煩惱什麼,因為每天都很忙。至於經濟上,以前沒有工作,會跟女兒伸手要錢,現在有收入,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前,他感覺人生沒有意義,曾經醉酒後上吊自殺,被女兒發現搶救回來;他因此傷到咽喉,一個星期不能進食。如今與女兒同住,一起參與以工代賑,父女倆不再終日吵架,反而有共同的慈濟話題可聊,他感覺這樣的生活很輕安自在。
幸福的卡利多,唯一的遺憾就是亡妻看不到他的改變。「如果她還活著,或許我可以為她做一點補償,因為她為這個家犧牲太多了。我真希望她能看見我現在的樣子。」
(資料提供╱黃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