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二十六至二十七日 真情無價

 

◆5‧26~27《農閏四月‧初六至初七》

【靜思小語】世間能以金錢衡量者,皆「有價」;以生命付出的人生,至高而「無價」。

聚善回饋

薩爾瓦多陳士哲師兄,定居當地已三十多年,二○○一年薩國發生大地震,臺灣、美國慈濟志工前往援助,他就近投入而成為志工,因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之後在慈濟多次中南美洲賑濟中,幫助甚大。

上人肯定他用心陪伴當地民眾加入志工行列,並鼓勵帶動當地臺商,凝聚更大的力量就地付出。「腳踏別人的土地,頭頂別人的天,應該更凝聚愛心善力,以感恩心回饋;讓當地人感受到,華人不只是去取用資源來開展事業,當地有困難時,亦會予以扶助。」

一九九八年印尼暴動,社會動亂不安,華人吃盡苦頭。上人以此事例表示,當時印尼社會貧富懸殊,富者多為華人,引起當地人反感;慈濟及時投入,鼓勵當地華人企業家凝聚力量、以愛付出,如今印華之間轉為和諧,社會祥和。

上人說,華人經商有道,也要懂得以愛付出;「不僅自己付出,也帶動當地居民投入善行,才能達到安邦定國之效。」期許陳師兄多了解慈濟,進而成為真正的菩薩種子。

良醫起步

「今天為你們掛上聽筒時,我在內心默默期待——請大家為自己的一生負責,也要承擔起病患的生命,堅守從醫救人的志願。」慈濟大學五十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即將踏入醫院成為實習醫師,今在精舍感恩堂舉行宣誓典禮,上人期許用心跟隨老師臨床學習,以感恩、尊重、愛對待病患,培養良醫品格。

「我對同學有很深的期許,希望大家精益求精,『很好』還要『更好』。人生難得百歲壽命,真正能運用生命、創造生命價值的時間更少,請大家把握短暫的黃金時期,用心救拔病苦。」上人強調,「感恩、尊重、愛」是醫療生涯必備的心態,能如此待病患,一定會得到人人的感恩、尊重與愛;醫療之路既是立志行走的人生道路,無論多麼辛苦,都要甘之如飴、付出無求,不說辛苦而說「幸福」。

「人生之苦,病苦為最。醫、護工作崇高,為了社會人群用真誠心、用生命付出,這分真心無價。期待你們立志如初,不負眾人的愛與付託,不僅視病如親,也以病為師,承擔起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責任,為社會成就大醫王典範。」

福田深耕

大陸中央國臺辦葉克冬副主任等人來訪,葉副主任感恩慈濟援助二○○八年四川大地震。上人表示,宗教的本分是救拔苦難,啟發人人愛心善念,依循正確的人生方向。

四川大地震發生四年來,慈濟人愛心不間斷,從急難救助到中長期援助,讓受災民眾安心、安身、安生;不只救急亦救貧,要將貧中之貧拉拔起來,給予振作自立的機會。上人說明:「佛陀教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得知別人有苦難,應起如同身受之感,提起大慈悲心,無私付出。即使是長久的貧窮,只要有人扶他一把,就可以完全改變。」

上人表示,慈濟種種援助行動,都是為了讓貧苦民眾有生機,幫助下一代成為社會的好人才。感恩以臺商為主的大陸慈濟人,長年來取於當地,用於當地,盡心力為苦難人付出,並鼓勵受助的人相互扶持。

「有正確的信仰,就有正確的人生方向,而能把志業當成生命中重要的事,以無私、無量的大愛,就地匯集力量、為眾生付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