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十四日 滌塵埃,顯佛性

 

◆5‧14《農四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佛陀清淨無染,無須凡夫洗浴;「浴佛」實是洗滌自心,回歸清淨佛性。

心沐法,報三恩

「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有三個重要節日——母親節、佛誕節與全球慈濟日。慶祝母親節,是感恩父母給予生命;慶祝佛誕節,感恩佛陀給予慧命;慶祝慈濟日,感恩全球慈濟人聞聲救苦,救助苦難的範圍愈大、受助者愈多。」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昨日氣候平和、人心合和,讓浴佛典禮順利圓滿。全球慈濟人五月初開始陸續舉辦浴佛,邀約當地民眾參與,或走入住家、機構做「行動浴佛」;今年共有三十四個國家地區、超過三十五萬人參與浴佛。

「無論是受限於場地、人數的克難式浴佛;或是籌備已久、用心排練的萬人浴佛,都出於虔誠一念心。」看到許多民眾陪著母親前來,上人欣言,不論信仰為何,人人都要感恩父母,在此一節日表達孝思;感恩佛陀指引正確人生方向、解脫苦難,走上明朗、康莊的菩提大道。

今逢精舍每月發放日,上午的藥師法會中上人開示,慈濟步步踏實走過四十六年,隊伍愈見浩蕩;浴佛典禮從花蓮靜思堂啟動,在臺灣、在國際間,展現真善美的佛教人文。

「其實佛陀清淨無染,何須凡夫洗浴?藉著佛誕日,紀念佛陀說法淨化人心,提醒自己回歸清淨本性——名為『浴佛』,其實是洗滌自心。」

上人說,浴佛時虔誠禮佛、手觸香湯,是提醒自己要用法水洗滌自心無明;而莊嚴盛大的浴佛典禮,提升了佛教形象,讓世人知道佛教不是迷信,佛陀教育的重點在調和人心,也藉此接引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了解正信佛法。

傳法脈,行莫偏

「所謂『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人生宗旨要正確,生活中還要不斷接受教育,才能有蓬勃、亮麗的人生。」與宗教處人文教育室同仁談話,上人強調要把握「靜思法脈」的宗教精神主軸,才能使後人有法可循、法脈不斷。

「慈濟能夠蓬勃發展,最重要的脈絡在『靜思』。『靜思』是思想理念,『慈濟』是功能;如果沒有把握靜思法脈的精神主軸,只有『慈濟』而無『靜思』,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社會慈善機構,難以世代傳續。」

上人比喻,就如提起粽串的繩頭,慈濟志業掌握宗教精神理念,才能穩定邁步,向前直行;教聯會與慈青成立已有二十年,過去與未來宗旨與教育皆不變,要在此時此世釐清脈絡、做好規範,才能世世代代一脈相承。

八分飽,助飢貧

上海增愛基金會理事長胡錦星伉儷一行人前來拜會,胡先生等人昨天參加在臺北中正紀念堂浴佛典禮,讚歎慈濟從最初的幾十位成員,如今匯聚眾力於全球散播大愛,「雖然過程艱辛,卻成就利益社會人群的大善事;印證了只要每個人努力去做,就能開創新局。」

上人說明,慈濟在克難中創立,從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以及常住辛勤做手工開始累積善款,到現在推動的「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精神理念是一貫的。

慈濟「八分飽」理念,起因於二○○八年援助緬甸納吉斯風災,受助居民大多家境清寒,雖無法存錢布施,卻能每天存下一把米,累積米糧助人。上人表示:「我相信人人本具愛心,可以相互勉勵與扶持。緬甸『米撲滿』事蹟,感動、啟發我呼籲大眾吃八分飽、留兩分助人;全球慈濟人紛紛力行並推動。」

胡先生肯定此日行一善之舉,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上人續言,「八分飽」有益身體健康,又可以救助地球上飢餓貧苦之人,期待更多人身體力行。

「一個觀念如人人認同,且共同推動,就可以對社會產生影響。人人有志一同,會合眾力發揮愛心,才能不斷成就人間善事!」

百年樹,志願堅

日本安城學園暨愛知學泉大學校長及教授,與慈濟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儀式結束後來到靜思精舍拜會上人。

鈴木教授分享,在慈濟技術學院看到上人的理念確實在學生身上扎根;也使他深刻自省——從事教育者應該更有勇氣要求學生與老師走在理想的方向上。

「現在社會風氣沈淪,人心觀念已與過去不同,從事教育確實需要勇氣。」上人強調,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要將樹根扎得深廣,樹體才能穩定向上、開展枝葉;反之,基礎不穩,整個教育生態就容易受社會風氣影響。「所以老師要有勇氣堅持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明辨是非。」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