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十二至十三日 堅守救人志向

 

◆5‧12~13《農四月‧二十二至二十三》

【靜思小語】耐苦、耐力、耐心、耐磨,恆持救人志向,發揮生命良能。

守護護理心

近來媒體大幅報導護理工作辛苦,與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同仁及家屬座談,上人表示:「護理是很神聖的工作。各位在選擇護理之前,就已知道工作辛苦,卻甘願付出,這是永恆的立志。」

上人述及,未出家前曾在醫院照顧腦膜炎住院的弟弟七、八個月,見及醫護人員對病患的愛,也曾心生嚮往。「護理人員為『白衣大士』,亦即『觀世音菩薩』,以慈眼視眾生、聞聲救苦難,崇高志向值得敬重。」

「出家的責任是守護慧命,醫護的立志則是為了搶救生命。」上人以「耐苦、耐力、耐心、耐磨」殷勉,從事護理工作並非只是一份職業,而是救人的志向。「要用生命走入人人的生命——守護生命,發揮生命價值;守護健康,使人人健康有福;守護愛,為人生贏得至高無上的光榮。」

凝聚愛能量

午後,泰國皇家海軍醫院皮優洛將軍伉儷來訪,談到泰國去年飽受嚴重水患之苦,今年則出現旱象,且地質專家在泰國西南方發現逾五十處斷層,板塊運動活躍,是一股相當大的隱憂與威脅。

大自然氣候異常,誘發種種潛在危機,令人擔心。上人表示,天災不可預測要加強危機意識和救災觀念,此外,也要落實慈善。

「泰國以佛教立國,應更有機會啟發善心力量,期待慈濟人能帶動人心,會合愛的力量。加速淨化人心、凝聚愛的能量,若有不時之需,就能朝共同的方向動員。」

上人指出,學佛者對於佛教的認知,若僅在清淨自心、獨善其身,也是一種執著。「佛陀教導人人志為菩薩,走入人群、救拔苦難、廣度眾生。菩薩道的盡頭,才是佛的境界。」

淨心弭災難

晨空碧朗無雲,朝曦遍照大地,十三日上午七時不到,上人座車已抵達花蓮靜思堂。接近道侶廣場浴佛臺,但聞「上人好!」之聲此起彼落。

隨著時移而愈見燠熱,不捨眾人頂受豔陽,上人在浴佛典禮開始前,先為眾打氣。「在佛誕日,大眾共同一心虔誠祈求天下平安;也感恩有如此多慈濟人,才有『慈濟日』。但願全球慈濟人虔誠祈禱,人人、家家平安,人心淨化使天下消弭災難。」

在莊嚴的「爐香讚」揭序下,超過四千位志業體同仁及師生、志工與會眾,共同以白、藍制服排列成「法船」、「蓮花」、「菩提葉」以及象徵慈濟四十六周年慶的「46」圖形,並以繞佛繞法,圓滿全球首場浴佛典禮。

人多力量大

「事業要努力,志業亦是可遇不可求,要抓緊時間同步進行。」上人鼓勵一位有心在居住地推展志業的海外志工,要把自己當成種子,一生無量,廣布善種子。

「天地之大,若彼此之間能付出真誠的愛與關懷——不是為營利而互動,是為天下的無私大愛而互動,愈多人的愛會合起來,力量愈大。」

個人習性互異,以致言行方式各不相同,上人教示,做慈濟心中要時時有「法」。「有的人僅憑著熱情而投入,沒有引法入心,缺少法的滋潤,彼此難免碰撞;要用心溝通,感恩有人參與,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