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十一日 心如明鏡

 

◆5‧11《農四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守護純真智慧,讓心靈如明鏡,山來照山、水來映水。

守六根門,近佛智慧

在大陸安徽,一位九十五歲的老母親,日日為近六十歲的癱瘓兒子洗澡、翻身、餵食、更衣,二十多年如一日;有人不忍老人家辛苦,建議她將兒子送到安養中心,老媽媽堅持不肯,認為自己還活著的一天,就不能放棄孩子,要為他扛起責任。

「母愛為天性,如此無怨無悔的慈母心,如果能擴及天下蒼生,就是清淨無私的菩薩心。」晨語時間,上人以「六根門中具良能,眼見佛經耳聞法,緣境縝思覺諦理,聞覺善解近佛慧」說明,佛陀為眾生說法,就是要引導眾心回歸天真本性。

「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清淨大愛,只要善守六根門——眼、耳、鼻、舌、身、意,不受外境引誘而起心動念造作惡業,聞法入心且力行,才能逐步接近佛慧,發揮良能、利益大地人群。」

傳真實法,護清淨心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兩千多年前佛陀行化恆河兩岸傳法授法,希望人人接觸佛法而心開意解。然而空間遼闊、時間稍縱即逝,行走範圍有限、聞法者有限,人的體力更是有限,因此聞法能覺、精進修行者實難得。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但聞得佛法是否又能知其真實意?故佛陀於四十二年間說方便法接引眾生後,決意暢其本懷宣講《法華經》,述說『一乘實相法』。」

上人表示,這是最純真、簡單之法,卻也最難理解。「眾生本具清淨大愛,蘊含無量智慧,如一面明鏡,山來照山、水來映水,種種境界明亮清楚;然而,凡夫卻因重重無明覆蓋,讓心鏡蒙塵……」

兩千多年前,佛陀為眾生引導方向,教育大眾不迷失自性;如今,為了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讓佛法能更普遍於全球,每年此時,慈濟人在各地舉行浴佛大典,希望讓人人知曉地球上曾有一位偉大的覺悟者,以其智慧引導人心,在紛亂世間維持單純清淨,以愛付出無求。

「感恩慈濟人合和互協,以最虔誠、純淨之心,共同為浴佛大典的圓滿而辛苦彩排;也期待能藉此在全球展現真、善、美的佛教形象,將佛法落實在每一個地區。」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