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7期
2012-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志為護理
  上布施
  助人線上
  人生練習題
  蔬國人物誌
  大地園丁‧臺南
  大懺悔
  同個屋簷下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二年五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7期
  四草回春

◎攝影‧黃筱哲

少了先生的陪伴,再也看不到那駕駛大竹筏出海的身影,
春子仍日日划著小竹筏,穿梭沿岸撿垃圾。
以身作則的典範,也帶動了子孫具體落實善心善行。


 

 

臺南四草環保志工翁春子,二十二歲經由相親嫁入漁村,婚後先生捕魚,春子學習養蚵、插蚵架補貼家用。

夫妻倆長年在海邊討生活,每每見到大量垃圾在海面上載浮載沈,總是難過。為了不讓後代子孫生活在垃圾堆,先生駕著竹筏出海捕魚時,總會隨手撿起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春子則是划著小竹筏沿岸撿拾,不論水上、岸邊都不放過。

垃圾愈撿愈多,尤其下過雨後,數量更是驚人。夫妻倆感受到環境每況愈下,深怕大海被垃圾填滿,每日更加勤奮地撿拾。

兩年多前,先生罹患肝癌過世,春子知道難過掉淚只會讓先生擔心,於是勇敢地學習坦然與接受。

雖然少了先生陪伴,再也看不到那駕駛大竹筏出海的身影,春子卻依舊每天划著小竹筏穿梭沿岸撿垃圾,因為,這是她跟先生多年的默契。

加入慈濟後,聆聽證嚴上人開示:「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讓六十八歲的春子體悟人生無常,更加把握機會付出。她不再捕魚,認真投入環保,且在家人與鄰居鼓勵下,決定克服「不識字」的障礙,參與慈濟志工培訓。

 

 

春子阿嬤以身作則的典範,如滴水漣漪般不斷擴散,子孫們感恩阿公阿嬤「以善傳家」,不僅護持阿嬤參與慈濟活動,也以具體行動將善心善行落實在家庭生活中。(撰文/蒲怡呈)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