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10期
2017-09-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親師生‧坦白話
  人文清流
  慈善臺灣.新北市汐止
  寰宇慈濟
  慈善國際.大陸湖南
  慈善國際‧菲律賓
  志為護理‧大林慈濟醫院
  靜思精舍生活禪
  聞思修
  阿板薰法香
  純素生活誌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10期
  強震襲擊奧莫克 一張眠床安慰身心 
撰文‧Jamaica Digo、李佳美 翻譯‧張國雄

菲律賓七月正逢雨季,棲身帳棚的受災鄉親領得福慧床,孩子歡喜展顏。(攝影/黃紅紅)

強震襲擊菲律賓,震央附近的奧莫克受創,
懼怕餘震的居民,數戶安身在一張帳棚下,
孩子們席地而睡,父母們愁容滿面。
翌日援手迅速出現,陸續送來米、床、衣物,
這群志工正是四年前海燕風災的受災戶……

 

從奧莫克市大愛村出發,前往地震災區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志工蔡昇航小心翼翼開著車,深怕車子再度陷入泥濘,動彈不得。連續多日降雨,山區道路土石坍方嚴重,車輛不時得閃避落石,而另一邊就是懸崖。

二○一七年七月六日下午四點零三分,菲律賓萊特省(Leyte)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五強震,之後餘震不斷,震央附近的奧莫克市(Ormoc)及卡南加鎮(Kananga)受災嚴重。二○一三年海燕風災重創奧莫克,這次強震,當地再度受創,多達十四個里成了重災區。

七月正值雨季,慈濟志工冒雨勘災,許多貧民住屋是竹片或木板搭建,生活狀況稍好者,把所有積蓄投注在擁有一棟十來坪的磚瓦房,然而強震毀損了半生心血。格阿斯里(Gaas)多數磚房,如今已毀損無法居住。居民傑生‧蒙納瑞斯(Jayson Monares)說:「我們最怕的是坍方。這座山已出現嚴重龜裂,一旦山崩,恐怕會造成嚴重死傷。」

收容中心泥濘不堪,帳棚幾乎都泡在水裏,連一個好好睡覺的地方都沒有。鄉親遇到強震沒了家園,匆匆帶著家當避難,七、八戶擠在一個帳棚中,無水無電,面對天候的考驗,生活苦不堪言;有的家中男人撿拾木材,敲敲打打,搭架簡易木床安身。

「我們最缺的是藥物和床。我很擔心,惡劣的環境下會病倒。」四十一歲的洛雷娜‧卡戈耶(Lorena Caagoy)憂愁地說。

震央卡南加鎮的居民懼怕餘震,在戶外簡易搭設帳棚安身。(攝影/Jellybee Beltran)

 

愛心米,解燃眉急

 

慈濟志工分頭勘災,過程中迅速展開發放。在奧莫克米拉格羅里(Milagro),共有五百一十八戶家庭,各獲贈一袋二十公斤大米。對於黎歐尼塔‧維拉(Leonita Avila)來說,這些米解了燃眉之急。因為地震不但震垮了她的家,租來種花維生的農地也因土石毀於一旦,而她還有六個孩子要養。

「我好感動,忍不住哭了,但這是喜極而泣。慈濟送給我們二十公斤米,讓我如釋重負,我們真的快斷炊了。」

志工們前往圖翁南里(Tongonan)發放大米。少於五人的家庭,每戶二十公斤;超過五人的家庭,則獲贈四十公斤大米。共有五百二十二戶受益。

「現在最需要有米可煮。我們是地熱廠建築工人,工廠關閉,我們也失業了。如果沒有這些米,日子真不知要怎麼過。感謝慈濟,讓我們有飯可吃。」居民傑米爾‧奎洛普(Jemuel Quillope)說。

另一位鄉親威爾瑪‧坦尼歐(Wilma Taneo),則在獲贈大米後感動落淚。「慈濟幫了我們大忙!在此之前,我們一家八口,僅能靠獲得的兩、三公斤米勉強度日。」

當地日夜溫差大,糧食衣物短缺,一無所有的鄉親最缺的物資,志工九十度鞠躬一一送上。這次震災,奧莫克大愛村志工主動深入災區勘災,各地發放過程更有十八位青年志工投入,搬運沈重的大米、毛毯、與受災鄉親緊緊擁抱。

來自奧莫克大愛村的納西索(Narciso Bustillo)說:「我們也曾是海燕受災者,過去慈濟也是這樣幫我們,所以現在我們也要助人!」

七百八十二張福慧床歷經破碎路途送抵災區,一一致贈給山區受災戶,是帳棚裏最無價的禮物。

(攝影/黃亮亮)

 

福慧床,帳棚中好眠

 

格阿斯里收容中心位於草地上,一下雨,帳棚內溼氣重,放在地上的生活用品幾乎都溼透,鄉親難以入眠。連日雨勢終於暫停,棲身帳棚多日的受災家庭,這天收到一分歡喜的物資——多功能福慧床。

豔陽下,志工與鄉親就地取材,搬來大樹的枝幹搭起簡易遮陽棚,鄉親們席地而坐,本土志工艾勒妮塔(Elenita Roble)在前方帶著一列志工唱起菲律賓語版《一家人》,唱到「而你如果流淚,我會比你更心疼」時,許多鄉親頻頻落淚。志工給每位鄉親緊緊擁抱,恭敬送上福慧床。

在泥土地上,更能顯現福慧床的良能。志工幫忙搬到帳棚裏協助擺放、安裝,不一會兒,全家大小都有休息的位置了,鄉親個個又喜又驚!深受感動的居民貝比芬(Babyfin Ewan)走向奧莫克本土志工,希望生活安定後能成為慈濟志工,志工立刻留下聯絡資料。

在達瑙湖里收容中心,居民錢尼‧阿德蘭特(Chenee Adelante)笑容可掬,因為福慧床已安放在帳棚裏。「以往家裏的床釘在牆邊固定,無法帶走。如今有了這個,兒子可以不用睡地板了。我揹了他一整天,也可以好好躺下了。」錢尼說。

四十一歲的阿娜琳‧卡巴利康(Analyn Cabalican),高興地收下這份大禮。「我們一家十口,因為人多,只好坐著睡覺。有些孩子受不了,寧可睡在舊房子前的帳棚裏。現在有了這兩張床,他們可以過來躺著睡,舒服多了。」

連日來奔走各收容中心,勘災、發放,志工蔡昇航暫時鬆了一口氣:「今天送來福慧床,鄉親們都很滿意,今天一定能有一夜好眠。」

除了慈濟以外,數個公益團體也前來關懷。其中,奧莫克市扶輪社捐贈太陽能燈具,解決收容中心電力問題。「這裏沒有電源,很多家庭使用煤油燈,當帳棚彼此靠近時,很容易引起火災,非常危險。」扶輪社會員潼可‧朱(Twinkle Chu)說。

她回憶起海燕颱風時,曾協助慈濟志工趕達奧莫克勘災。「感恩慈濟!自從海燕颱風過後,他們一直在幫助這座城市重新站起。因為這次地震,他們又回到這裏。我們只是想盡棉薄之力,和慈濟的貢獻互補。」

連日發放,共有四十八位本土志工、十八位奧莫克大愛村青年志工投入幫助鄉親。(攝影/黃亮亮)

民眾棲身收容中心,缺乏物資,志工致贈白米與毛毯,卡巴翁安里鄉親歡喜領回,一家得以溫飽。(攝影/李伯芳)

 

 

地震翌日,三名奧莫克慈濟志工,即騎著摩托車趕往卡南加鎮,記錄災情提供位於馬尼拉的慈濟分會評估。八日,更有四十名志工帶著打包好的白米與毛毯進行首次發放。

十日,馬尼拉志工整備人力物資抵達。十一日,臺灣三位慈濟志工來到奧莫克會合,二○一六年初,臺南遭強震襲擊,他們也參與救災。

儘管地震已發生數日,居民談起災情,依舊悲從中來;臺灣志工張文郎對一位因房屋全毀而痛哭失聲的老人說:「在臺灣,證嚴上人正關心、深愛著您,千萬不要失去信心啊!」

勘災救援期間,困難不斷,志工們憑著堅強的意志克服一切,為的是與偏遠地區的居民面對面接觸與關懷。

急難發放在七月告一段落,共有兩千零十一個家庭受惠,奧莫克本土志工持續陪伴受災鄉親,邁向重建之路。

(資料提供/黃靜婷、梁家銘)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