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10期
2017-09-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親師生‧坦白話
  人文清流
  慈善臺灣.新北市汐止
  寰宇慈濟
  慈善國際.大陸湖南
  慈善國際‧菲律賓
  志為護理‧大林慈濟醫院
  靜思精舍生活禪
  聞思修
  阿板薰法香
  純素生活誌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映像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10期
  串連長照網絡 安心養老
撰文‧邱如蓮

大林慈濟醫院長照中心居家照顧服務員,協助跌倒骨折的阿葉阿嬤起居。

(攝影/顏霖沼)


超過八成的臺灣長輩,
希望晚年生活能與家人同住,
但少子化與老化指數日益高升,
隨著高齡而產生的失能與照護問題,
已經成為每個小家庭的挑戰。

 

夜深人靜的時刻,阿月聽著婆婆斷斷續續傳來的哀鳴:「我命真苦啊……不想活啦……」那聲音,讓人難以入眠;身旁的先生,無法忍耐夜夜無眠,對著老人家吼叫,然而哀鳴聲沒有因此變小,反而愈來愈大聲……阿月只能默默在心中嘆氣。

婆婆罹患帕金森氏症十多年,起初狀況還好,除了吞嚥困難,其他生活瑣事皆能自理,兄弟們共識輪流照顧,因此每一個半月,婆婆會住到阿月家來。

知道婆婆喜好美食,阿月為讓老人家開心,想盡辦法烹煮她能吃得下的食物,但婆婆卻質疑為什麼自己的餐點與其他人不同,大發脾氣。

阿月發現婆婆使用衛生紙的速度很快,並且經常在廁所垃圾桶裏看見一大團溼透的衛生紙,阿月才發現婆婆有尿失禁的現象,常常來不及上廁所,尿溼褲子或床鋪。為此,阿月準備了成人紙尿褲,但婆婆卻拒絕了,並不時與兒媳拉鋸著沐浴的問題。

婆婆生理退化的狀況愈來愈嚴重,開始出現妄想症狀,指責兒孫竊取她的財物;為了找到這些不見的錢,婆婆翻找家中抽屜、兒子的皮夾,只要看到金錢便拿取。與她爭辯也沒用,一家人只好收好自己的財物。

阿月與妯娌們,感嘆幸好輪流照顧,還有空檔喘息;但每當婆婆即將要來到家中,爆表的心理壓力仍會來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老化指數於今年破百,老年人口首度超過幼年人口;老化指數破百的縣市,從二○一一年的五個縣市,暴增到十五個縣市,其中以嘉義、雲林的人口老化最為嚴重。

這意味著臺灣的老年化愈來愈嚴重,因老化而來的失能照護,成為每個家庭要面對的議題。衛生福利部推估,全臺失能人口中,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即占有七成六。


目前臺灣平均每五點六名青壯年,須照顧一名老年人。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臺灣家庭有六成選擇由家屬照顧失能親人,三成選擇聘請外籍看護,僅一成使用政府的長照服務。

青壯年為了照顧長輩,選擇離職,離職後卻在照顧壓力與經濟壓力中,難以喘息;家庭倫理觀念,也成為照顧者的隱形壓力,日久影響身心健康。

政府推動新一代長照政策,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式照顧服務體系,希望將長照服務拉近到鄉鎮鄰里,讓長者在熟悉的地方安養終老,照顧者也能保有喘息空間。

要讓照護不斷鏈,從醫療到社區到家庭,需充分連結。以花蓮為例,人口結構以長輩偏多,生活便利性也不如都會區,慈濟慈善志業發展處即結合社區力量,營造社區關懷據點。

輕微失能的長輩,只要短短步行可達的距離,就能來到社區活動中心或是慈濟的環保站,透過醫師、護理師將醫療專業帶進社區,及早篩檢出可能的疾病,並配合復健需求設計課程,促進長輩體能的健康操,或是激發腦力的樂齡學堂。

計畫執行四年以來,以花蓮為起點逐步拓展至全臺。老人家不用在家「被電視看」,有人陪伴著一起運動、做手工藝,無形中減緩老化。

延緩老化、減少臥床時間,正是老人照護的首要目標。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莊淑婷說,適時的專業介入,對老人家的健康更有幫助,也讓家屬有休息的空間;她也說明,在大眾認知裏,將老人家送往安養機構,是不符倫理的行為,但其實現在的照顧方式已經不一樣。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護理人員與照服員經過專業的培訓課程,針對每位長者的需求與狀況調整照護方法;也不再是每件事情都幫長者處理好,而是陪伴老人家訓練自主能力,例如讓老人家嘗試自己進食、如廁,進而脫離餵食及包尿布。

照顧長輩,已不再是小家庭各自的難題,醫療單位與社區組織共同架構照護網,期待老人家健康終老,照顧者也能紓解壓力,共享天倫。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