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翠巒微風
2013-03
  〔序1〕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序2〕我母親,一個勤儉、可靠、巧思的女人
  調回鹿港,說媒不斷
  邊燒柴火邊看書
  阿嬤口中的乖孫賓仔
  客廳兼診間
  南北奔波追蹤烏腳病
  文賓病倒了
  那一夜,師父到我家
  〔後記〕深情穿越,微風送花香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翠巒微風
  阿嬤口中的乖孫賓仔

文賓的父親沒有念書,對他這個長子寄望特別深。
阿嬤說,文賓小時候在私塾念過漢學,
安公每天要他背四書、五經給他聽。
他從小就很懂事,除了幫忙照顧弟弟,更一心向學。

 

我和文賓結婚以後才開始慢慢認識對方,他本就沈默寡言,不上班的日子就在家看書;關於他的成長故事,大部分是我和阿嬤邊做家事時,她邊告訴我的。

阿嬤說,文賓的生母在他八歲時病歿,她看著自己的兒子年輕喪偶,既要打拚生意又要兼顧家中老小,畢竟來日方長,裏外都需要有個女人協助,她鼓勵兒子續絃。

媳婦進門不久,新婚夫婦雙雙搬離老家,文賓三兄弟便由安公和阿嬤一手帶大。文賓曾經不解也不開心地問阿嬤:「為什麼多桑還要再娶?」阿嬤安慰他說:「她也是來幫忙你多桑啊!」

文賓的父親沒有念書,對他這個長子寄望特別深。阿嬤說,文賓小時候在私塾念過漢學,安公每天要他背四書、五經給他聽。他從小就很懂事,除了幫忙照顧弟弟,更一心向學。

他們三兄弟的房間在樓上,文賓經常只顧看書,大半天毫無動靜,阿嬤擔心他餓著,有時端碗熱湯上去給他。她笑說,等文賓看完書下樓,他把那碗冷掉了的湯端下來,完全沒有喝一口。好像從小真正能餵飽他的是一本本硬邦邦的書,而不是食物。阿嬤笑說,文波就不一樣了,他肖虎,從學校或外面玩耍回來一定搜刮菜櫥,像隻飢餓的老虎,見到什麼食物都想吃下肚。或許是這樣,文波的身材中等而結實,不像文賓和文淞都長得高高瘦瘦的。

文賓過去在學的成績一直相當優秀,他初中畢業後投考臺中一中,學科成績通過了,可是體檢被打回票,原因是頭上長白癬,無法被錄取。

那時臺灣還沒有抗黴菌的藥物,他的多桑打聽到臺中一位專門治癬的醫學博士,他到那裏治了兩個月都沒見效,醫師一個換過一個,半年後還是不能根除,相當困擾。

後來聽人說,可以用汽車用的黑(機)油塗在患部,文賓大概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一個星期有五天在頭皮塗上黑油,之後洗掉一天,如此反覆連續四個月,天天忍受著頭上一股難聞的機油味,沒想到這個偏方居然把他的頭癬治好。隔年重考,文賓以第二名優秀的成績錄取。

戰爭中斷了文賓的求學夢,但我答應過他,只要有機會一定支持他繼續念書。因此,他除了在役所上班,其餘時間全用來看書,準備下一個機會。

文賓的月薪四十元,每月總會撥出一半給我當零用錢。他笑說,我婚前在銀行月薪六十元,賺的錢比他多呢!可是我不計較這些,我知道文賓雖然結了婚,但他不會滿足於現況,他有更遠大的理想。

光復這一年年底,文賓念書的機會真的又來了!他報名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先修班,以及教育部第一屆內地升大學公費生考試,結果兩項都被錄取。

留在臺灣或跨海到大陸上海同濟大學念書?我自然希望文賓選擇臺大醫學院,公公雖然在我們結婚後便不再拿錢資助這個家,得知文賓考上醫學院,他也表示可以支持文賓就近念臺大。

文賓有遠慮,他認為念醫學院不是三、五年的事,加上多桑的金錢運用無法自己作主;一旦接受多桑的資助,來日恐怕會讓多桑夾在他與繼母之間為難,因此決定選擇公費遠赴上海求學。

如此一來,新婚不久的我們就要分離,照顧安公和阿嬤的責任都將落在我肩上。我想過,文賓自小勤奮向學,若無法學成當一名醫師,那麼過去所累積的知識只是徒勞;既然我跟了他過日子,也決定吃苦忍耐,成就他的理想。

同濟大學是德國人創辦的醫學院,文賓從臺灣過去,國語和上海話都不會講,可以想見他一開始的學習之路有多難!我記得日本的戰士將為國出征時,女人家是不能哭的。文賓離家到那麼遠念書,也是為了這個家庭的將來,就像日本的阿兵哥出征,我不能讓他看見我的眼淚。

在他離開的那一天,我沒有目送他離去。

 

 

 

文賓求學路途坎坷艱難,卻不減鬥志。                                                                         

 
【品味人生】
頭上長白癬、體檢不通過,看遍名醫無效,有人介紹偏方用汽車的黑油塗在患部,一個星期塗五天、洗掉一天,連續塗四個月,醫學博士沒治好的頭癬,居然靠偏方治好。這段經歷讓我體會到「耐力」最重要。——文賓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