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至三十一日 歸零
◆12‧30~31《農十一月‧十五至十六》
【靜思小語】心先歸零,才能開闊到包容一切。
淨除煩惱,善法入心
海外慈青慈懿幹部精進研習圓緣,上人殷勉眾人恆持初發心,承擔使命。「要開闊心胸、心包太虛,須先將自己歸零。」
有感於現在年輕人過於看重「我」而形成「我執」,上人慨言:「自主心太大,凡事皆要求有自主權而為所欲為,忽視父母的心靈感受;反過來責怪父母不尊重自己,實是顛倒。」
上人囑眾,行善行孝不能等。「孝順父母乃盡本分。不讓父母操心、讓父母能以己為榮,才是真正孝順,亦謂報父母恩;還要進一步擴大愛,把普天下長者都當成自己父母般恭敬對待。」
放眼天下,苦難人偏多;上人言己每一天不只眼睛繞著世界,心也繞著世界;眼見苦難之多,常感到力不從心而心生慚愧。
「《無量義經》云:『無量從一生』。只要有一粒好種子,就能夠複製無量數;而無量數的種子復生無量數,善的循環即能生生不息。各位年輕菩薩既已發心,粒粒都要是好種子,如此才能延長時間、普遍空間,更靠近需要幫助的人。」
不論是同學度、同事度或人間度,皆須用法。上人勉眾:「法譬如水,心若漏掉淨水而留住煩惱,就無法清淨。要掃除煩惱,讓清淨的法入心,也就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上人表示,人人都有自性三寶,能開啟覺性,以清淨心行正道,就是人中典範。「身心恆在法中,在人群中立典範,就是我對慈青菩薩們最大的期盼!」
揮別災難,展現曙光
四大志業志策會,上人聆聽各志業主管報告後開示:「再過幾個鐘頭,二○○九年的日曆即將撕去最後一張。感恩過去三百六十五天,同仁們以佛心、菩薩心真誠投入,用心用愛付出。」
近年來有許多國際人士來台參訪慈濟,上人表示,參訪者皆是「聞風而來」。「乃慕慈濟展現的『德風』而前來,大家更要挑起樹立典範的責任。」
過去一年災難偏多,上人勉眾:「災難過後就是曙光展現的時刻。」如玻利維亞二○○七年因水患與慈濟結緣,當地志工精進不懈,關懷老人、孤兒等收容機構;而聖塔庫魯茲法國醫院的醫師接連兩年來台參加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積極參與慈濟活動,主動籌備義診。
菲律賓凱莎娜災後,參加以工代賑的受災民眾,即使窮困,也存錢投竹筒或身體力行做志工;還有人開始素食。上人欣言,「只要有心,貧窮布施並不難!」
而在高雄杉林鄉大愛家園,慈濟人陪伴受災鄉親走過傷痛,也有人因此改變過去的生活、生態及習氣,積極開創希望的未來。
「這一年當中,有許多地方走過災難,匯聚起愛的能量。台灣是慈濟的發祥地,期待人人一心,為新的一年共同發心立願!」上人敦勉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