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8期
2010-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為海地祈福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建
  慈善國際‧馬來西亞
  挑戰生命
  疾風勁草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菲律賓
  人文教育
  銀髮之愛
  出版書訊‧輕舟已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O九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8期
  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減災之道

 

◆12‧28~29《農十一月‧十三至十四》

【靜思小語】以祥和化解暴戾,以克勤、克儉來減碳。

匯聚善念共福業

菲律賓慈濟人昨天於馬利僅那市體育場舉行萬人祈福暨歲末感恩會,參與人數超過兩萬人;融合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萬眾一心,祥和共禱。早會時間上人欣言,此一宗教大融合的萬人祈禱會,洋溢人間美善。

近幾個月來,菲律賓陸續發生大風、大水、大火的災難;慈濟人視天下人如己親,一如過往,在每一波災難發生後,及時救災解難。

「凱莎娜風災後的以工代賑,帶動了當地居民不只是單方面的接受幫助,且出力清掃自己的家園;此方法發揮很大的作用,並感動許多受災民眾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耶誕節前夕,馬尼拉貧民區陸續發生大火,近兩萬人無家可歸;多位馬利僅那市民投入慈濟救災行列,以同理心膚慰同胞。上人對此深表欣慰:「曾經是手心向上、接受濟助者,現在有機會手心向下付出,體會到『救人的感覺真好!』」

馬利僅那市體育場是露天場所,慈濟人與當地民眾細心清掃擦拭、拉繩索排座椅等,用心把體育場布置成莊嚴的法會道場。馬利僅那市志工負責引導民眾入場;伊斯蘭教長則慎重地召集穆斯林,在大會中表演節目。

菲律賓人平時生活單純而隨性,兩萬多人聚集在一起而能井然有序,又不影響周圍交通,上人讚歎十分不容易;更可貴的是,有萬人將之前領的竹筒撲滿帶來捐獻。

「慈濟人先以無私大愛付出,才能得到如此良好的回饋,實令人震撼。」上人欣見愛的能量逐漸累積,期待這股力量能讓天下祥和無災難。
   
以工代賑安人心

為使莫拉克受災鄉親早日擁有安穩居所,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日夜趕工;參與以工代賑的鄉親,在慈濟人的關懷帶動下,心靈愈趨平和。早會時間,上人講述桃源鄉梅蘭部落余文明、余文清兄弟的心境轉折。

兄弟倆與家人原本在山上依靠農作維生,莫拉克風災後,一家經濟頓失依靠,生活陷入惶恐不安。加入慈濟以工代賑的行列後,哥哥余文明是工地班長之一,他認真負責地帶領鄉親努力工作,且感恩慈濟人在他們受災以來的用心陪伴及付出。弟弟文清表示,來大愛園區工作後忘卻煩惱,心境也較為平和,不再胡思亂想。

「慈濟人日日陪伴、關懷在大愛園區以工代賑的鄉親,以靜思語彼此勉勵、相互帶動,已有人戒菸、戒酒。所以,只要有人帶動,習氣也能改變。」

全球環境日益惡化,氣候極端,上人憂慮未來苦難人會愈來愈多。「希望緩和全球暖化速度,須先淨化人心--以祥和化解暴戾,以克勤、克儉來減碳,才是根本之道。」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