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8期
2010-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為海地祈福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建
  慈善國際‧馬來西亞
  挑戰生命
  疾風勁草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菲律賓
  人文教育
  銀髮之愛
  出版書訊‧輕舟已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O九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8期
  三日 「話」多不如「做」多

 

◆12‧3《農十月‧十七》

【靜思小語】話說得再多,沒有做也是徒然;做得多,才能有大影響。

尊重生命,結好因緣

一隻螞蟻不小心掉到池塘裏,命在旦夕;樹上有隻鴿子看到,連忙銜一片葉子到池塘,讓螞蟻爬上葉子,漂到池邊得救。不久,螞蟻看到獵人用槍瞄準樹上的鴿子,便狠狠咬了獵人的腳,獵人嚇一跳打歪了,鴿子逃過一劫,螞蟻因此報答了鴿子的救命之恩。

「起悲憫心幫助受苦難的生命,這分付出,無形中也能讓自己受益。」晨語時,上人引述日治時代小學課本一則寓言故事,教眾要愛惜一切生命,即使是微小的螞蟻、鳥兒,也不能傷害。

「人人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其他生命亦然,故要將心比心,尊重萬物生命。為貧病者施醫、施藥、施錢糧,也是出於尊重生命之心。」

佛法講因果,對特定的人起歡喜心或厭憎排斥,必定有因緣;上人勉眾時時用心,造好因、結好緣。

「因緣果報連結過去、現在、未來;現在承受的是過去因,當下所結的是未來緣。須自我警覺,對人、對事莫執著;能平等尊重相待,結好因緣,未來相見時就能皆大歡喜。」

搭起橋梁,以法度人

千年前因有古德、法師們遠途取經,再經良好翻譯而使佛法普遍天下。上人表示,在慈濟承擔記錄、翻譯工作而使善法廣傳全球,亦是浩大工程,必須有心人發心立志才能成就。

「即使是實用寶貴的法,缺乏橋梁溝通,或不能聽入心,也是『無法度』。慈濟法髓要傳至全球,必須依靠翻譯,故語文翻譯是『法度橋梁』。」

夏威夷慈光師姊發願將慈濟理念深入美國,領導的翻譯團隊負責翻譯「人間菩提」、「大愛劇場」和靜思書籍;上人肯定他們以堅定心志弘揚慈濟宗門。

「感恩翻譯者有『守之不動』的耐心,法先入心,體會了解後再予以翻譯,讓不同國度的人接受運用,而『有法度』。」

就如南非祖魯族慈濟志工不懂中文,唯有透過翻譯才能聽懂上人所說。然上人讚歎:「愛是慈濟的心靈語言。他們以單純的心接法,用於行動;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就『有法度』--啟發同胞向上、向善。」

以愛力行,力量無限

今年最後一次人文志策會,上人感於時日匆逝,對人文志業主管開示:「雖然我鎮日忙忙碌碌,亦不敢言苦;因為隨著時日流轉,生命愈減。期待大家把握時間,負起媒體人的本分,盡心記錄歷史、傳達善法。」

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家園已經啟建,面對許多變化,上人表示,重重難關都在考驗智慧,要站穩腳步往前走,做就對了;也期許人文志業用心記錄此重要的歷史。

五年前驚動全球的印度洋海嘯災難將屆滿五年,同仁報告到印尼亞齊海嘯災區採訪,看到過去和政府對抗的反抗軍,早已解甲歸田,與大愛村其他居民和諧相處。

上人欣言,「愛」能改變一切。「對人間有益之事,要以愛多推動,而推動者本身也要身體力行。話說得再多,沒有做也是徒然;做得多,就能有大影響!」

濟貧教富,救拔其心

二次世界大戰後,菲律賓曾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後因政經動盪,經濟榮景不再,境內貧富懸殊,首都馬尼拉簡陋的貧民區夾雜在富裕的高級住宅間。

菲律賓慈濟人於一九九五年展開慈善濟貧工作,從醫院施藥、偏遠離島義診、風災賑濟,到近年來加強在馬尼拉近郊貧民村關懷,逐步落實社區。

菲律賓董事會中,上人稱許當地慈濟志業大有進展,尤其用心推動「濟貧教富」--不只幫助貧困受災者生活,也救拔其心。

馬尼拉志工早期踏入馬拉汶市天堂村發放、義診,深切體會貧民身處髒臭破爛居處的無助。近兩年又在長期關懷的夢鄉村推動「竹筒歲月」,許多居民發願改除菸酒、賭博惡習,省下錢來助人。

今年九月底馬尼拉遭受凱莎娜風災,同時貧民區發生大火;當地慈濟人及時勘災發放,並透過「以工代賑」號召上萬居民清掃家園,由此接引許多人認識慈濟、日存竹筒行善,甚至有千餘人加入慈濟志工培訓行列。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上人讚歎並祝福菲律賓慈濟人在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下,志業日益精進。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