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8期
2010-0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為海地祈福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建
  慈善國際‧馬來西亞
  挑戰生命
  疾風勁草
  發現歡喜‧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菲律賓
  人文教育
  銀髮之愛
  出版書訊‧輕舟已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O九年十二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8期
  一日 誠正信實,慧命根柢

 

◆12‧1《農十月‧十五》

【靜思小語】落實誠正信實,保護道心清淨無瑕。

誠正信實,始終如一

「慈濟四十多年一步一腳印行來,在不斷成長、蛻變中,唯『誠正信實』始終如一。」

昨天開始一連四天,在精舍召開九國聯合董事會,各國慈濟人報告會務並交流學習。上人於新加坡董事會中指出,「誠正信實」是慧命的根柢,面對人群,誠懇是最基本的態度。

「人心生、住、異、滅;發心那一念虔誠,時間一過、環境一變,是否安在?落實『誠正信實』,才能保護道心清淨無瑕,也才能在人群中行慈悲喜捨。」

正與偏,只在一念心。上人叮嚀:「除了外在守規守戒,也要時時自我覺察,保持心的清淨無染。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自愛、守法,才能獲得當地政府與民眾的肯定與護持。」

既發心行入慈濟門,上人勉眾要「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不停、不退;以佛心為己心,在人群中精進。

二○○五年泰國芳縣清邁慈濟學校創校開學,從小學到中學,目前仍持續建設中;泰國董事會中,上人勉眾要承擔使命,持續提升教育品質,才能讓家長信任。

「慈濟教育不能缺少人文。人文不只是教導茶道、花道,而是教育工作者打從內心『傳道授業』--教之以道、育之以德。而推動道德教育,老師必須先做出典範。」

上人期勉大家重拾最初的發心,人人合心,還要和和氣氣,廣招人間菩薩。

捨去我執,淨化自心

馬來西亞慈濟志業開展於一九九七年,儘管當地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慈濟志工十多年來的付出廣獲肯定,目前有三十五個慈濟據點,多由民眾發心提供場地。上人在馬來西亞董事會上讚歎當地志工悲智雙運,用心、用方法耕耘有成;並引以教導其他各國志工:「並非眾生難度,而是沒有用心、用方法,且身體力行去度。面對剛強難調的眾生,要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

菩薩道是康莊大道,既選擇了這條路,上人教示,往前走就對了。「要『大慈無悔』--路再坎坷都無後悔,有進無退;也因為甘願投入,無論面對何等境界都要『大悲無怨』。具足慈悲,才能無怨無悔。」

上人再勉海外志工要喜、捨,才能無憂、無求。「大喜無憂--無須擔憂眾生難度,只要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對眾生就『有法度』。大捨無求--要開闊心胸,度得來當然很歡喜,度不來亦無須灰心。要捨我執、淨自心,內淨才能外化。」

身在人間,難以避免苦難、變化、艱難或繁瑣的境界,上人勉眾要從中考驗智慧、激發韌力、學習耐性。

「要在複雜中欣賞優點--看到他人優點,莫起挑剔之心,應由衷感動、進而學習。還要在理想中追求進步--做得好受稱讚,莫因此自滿,要為理想持續向前。」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