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6期
2010-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推動大體捐贈15年】
  人醫之愛
  人醫之愛
  出版書訊
  天涯共此晴
  挑戰生命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關懷莫拉克風災重建】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八月)
  百川歸海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6期
  環保感恩之旅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環保感恩之旅】

慈濟環保二十周年,上人排開所有事務,於九月六日展開感恩之旅。六日下午在士林環保站,列隊恭迎的師兄師姊笑得合不攏嘴。八日傍晚在三峽環保站,環保老菩薩握著上人的手,兩眼發亮。十二日是大型回收日,清晨在淡水鎮路邊,志工們早已各就各位整理回收資源了。

「師父這次走透透、看透透、聽透透,每個地方、每位菩薩的每個動作都讓師父感動。老菩薩說:『真歡喜,就是歡喜,歡喜到不會講』,師父的心情也是這樣啊!」

行腳十天,上人探訪的環保站多達四十三處,卻仍不及全台慈濟環保站的百分之一。這些環保站在城市、鄉村、山中、海邊,各自隨順因緣發展特色,共同之處就是所有搭建材料、內部設備均利用回收資源。其中有多處環保站的前身是豬寮、土雞城、釣蝦場,乃至於違禁品製造場,如今卻都成了保護地球、弘法利眾的道場。

許多環保站都是始於一個人。在聽到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呼籲後,這「一個人」勇敢地投入資源回收,長期不懈地彎下腰撿、躬起背扛,讓其他人感動到無法再袖手旁觀。於是,一人影響十人,十人影響百人、千人……

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合攏來,有地的人捐地、有錢的人捐錢,有時間、體力、智慧的也各盡其能,原本小小的環保點,也就由路邊攤做到了開店面、建園區。遍布鄉鎮城市的這些點、線、面連結在一起,就成了慈濟在台灣的環保網。

如今,遍布台灣的慈濟環保站有四千五百多個,至少有六萬七千多個感人的生命故事,一位環保志工就是一個故事。

【寶山】

「人有輪迴,東西同樣有輪迴。物品也可以快去快回,壞了就回收、再製,趕緊翻新,再給人利用。」

上人說,每個環保站都是寶山,只要伸出手,寶就來了。人家不要的東西,我們撿回來整理、修繕,讓惜福的人用,它們的物命就能延長。

回收資源是寶,環保志工更是寶。在環保站最能看到民間的活力與生命力,每個地方都將慈濟的克難精神發揮到極致。輪胎漆上五彩就是戶外椅、寶特瓶密密排成透光牆,老電扇改裝成清涼灑水器。拆解區內,只見螺絲起子無孔不入,菜刀、鐵鎚虎虎生風;紙類區的老菩薩收集「小白」,剪刀東彎西拐地簡直就像是剪紙藝術家!

環保站裏盡是純良的面孔、直心的話語和爽朗的笑聲。「愚公移山」的大道理可能從未在環保志工的腦海裏出現過,他們只是紙張一頁一頁地撕、塑膠袋一個一個地剪、錄音帶上的小金屬一片一片地拆。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費工?他們回答得理所當然:「積少成多嘛!」

佛教講慈悲等觀;上人說,佛陀為了打破階級觀念而自皇宮出家。在環保站裏,教授和家庭主婦、董事長和退休老人、健康人和殘疾人全都汗流浹背地在一起工作。大家在環保站做好事、說好話、發好願,和樂融融就像一家人。

九月十日在南港舊莊環保站,一歲多的詹菡亞不吵不鬧地在回收籃裏,看著大人做環保。上人蹲下來跟她說話,一旁的詹林滿師姊喜不自勝:「師父,我沒皈依孫喔,我雖然要顧孫,可是我帶她一起來做環保!」

【妙法】

「你們功德無量,師父無以回報,只有親自來跟大家感恩。」

除了走訪環保站,上人還在台北、桃園主持了四場感恩會。九月十一日,在板橋慈濟志業園區的會場上,偌大的講經堂裏一片灰衣,慈誠委員全退到其他較小的空間看視訊連線。

「做環保,身體好,沒煩惱」。環保菩薩們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憂鬱的人開朗了,剛強的人柔軟了,奢侈的人節儉了,有病痛的則是愈做愈健康。最棒的就是,因為學分類而悟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明辨是非。

上人說,佛法引導人人走向正確的道路。眾生根機千千萬,為了護地球、淨化人心,必須要有妙法:「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法?各行各業專精不同,可是,環保卻是全球人類都應該知道的。」

「我們人人惜福、不浪費,人家不要的東西,我們就撿回來重複再利用,讓地球資源可以減量開採,物資卻不欠缺。大家這麼努力回收資源,除了保護地球,還可支持大愛電視台、回收寶特瓶做賑災毛毯,並以身作則,透過大愛台教育全世界的人做環保。」

那天,上人體恤志工們坐久了會累,在開示前要大家站起來活動筋骨;見大家伸出雙手齊揮,上人也喜悅地伸出了雙手。

「好美啊,在慈濟就是要伸出雙手動,大家一起伸手做環保,百手動、千手動、千千萬萬手動。最好的道理不是用說的,而是用做的,慈濟人做出來了!」

環保志工最簡單,卻也最懂道理。這張照片是阮師兄於九月九日在新店安康環保站拍的。面對著兩位老菩薩,任何語言都顯得多餘。

【清淨在源頭】

上人說,所有東西開始時都是寶,就像人心一樣,原本清淨。很精細的東西也是由許多物件組成的,我們珍惜地使用它,等它壞了,將它分類,銅歸銅、鐵歸鐵、錫歸錫,讓它們回歸源頭、再製利用,就又有了新生命。

「東西不回收、分類,就是垃圾,沒人愛。師父說的好話,聽到了,放心裏、用出去,這就是回收;不用,丟了,就是垃圾。」

物歸源頭,清淨在源頭。上人說,環保菩薩每天蹲在破銅爛鐵前,能專心,不簡單,因為他們已練出了定力,能調和身心。只要用心,橋下、路邊,無處不可清淨。

「人心受無明覆蓋,雜質多;但凡事分清楚,絕不混淆,也是環保精神,這種環保叫真誠。每樣東西的源頭都是最精、最純的,無論什麼東西,分清楚後歸於源頭,乾乾淨淨地再製,仍是新的東西,可以好好運用。」

上人不畏苦、不覺累,也永不饜足地教化眾生。一連好幾天,他老人家頂著大太陽,密集地造訪一座又一座的環保站,感恩大家用愛付出,並殷殷開示,我們不只為台灣,而是為天下而做。

「我們要讓世界知道,環保可以這樣做。人人可以做環保,家家可以做環保,我們與大地共生息,要人間菩薩大招生,把愛奉獻給人間、天下、國際。」

環保站是清涼地,裏面的一切都是那樣簡單,卻富含佛經中精細的道理,既回收著物資,也回收著人。環保場裏沒有廢物,所有東西回收、再製後,都可繼續發揮功能。人也一樣,去除無明、雜質,就可回歸真、誠、精、純的佛性。

感恩上人的教誨。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