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6期
2010-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推動大體捐贈15年】
  人醫之愛
  人醫之愛
  出版書訊
  天涯共此晴
  挑戰生命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關懷莫拉克風災重建】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八月)
  百川歸海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6期
  美麗杉林  珍愛我的家

◎撰文‧凃心怡  攝影‧林炎煌

綠意盎然的小丘造景貫穿杉林大愛園區,
黃昏時刻可見孩童嬉戲身影;
八個月以來,七百多戶莫拉克風災受災鄉親,
正在園區形塑社區風貌。
美好家園的形成,
不僅來自人人努力復建,
還來自於將心比心、
拉旁人一把的善意;
社團成立、職訓開辦、市集開張……
即使是撿起一張紙屑、
付出一句關心的問候,
親幫親、鄰幫鄰,
就能再造家的安全感和溫暖。


 災後安身
預約林木蓊鬱、鳥語花香

由居民組成的「大愛社區生態關懷協會」,今年五月十四日成立後,首要之務即是為園區妝點綠意。

「溫室效應愈來愈強烈,雖然我們的房子是『綠色建築』,但六十公頃大的園區,若沒有綠化,居住品質肯定不好。」協會成員高慶和說,綠化的第一步就從家家戶戶門前的小庭院開始。

「看到住戶沒有整理庭院,我們就會叮嚀他,甚至買來草皮、樹苗讓他種下。」想起在山上總會種些蔬菜,還有人架起絲瓜棚或是種植番薯葉;即使是巷弄之間,也有住戶巧手栽下花草。

大愛社區生態關懷協會提出「生態園區」構想,積極向林務局以及高雄縣政府農業處爭取樹苗。「我太太的學校正好改建,挖了八百多棵樹,我用家裏那台休旅車來回載了好幾趟。」高慶和估計,這些樹苗加上各家自種的樹種,目前整個園區有超過一萬多棵樹。

「我們優先考慮台灣原生樹種,根扎得深,枝幹延伸得高,最容易引來鳥類與蝴蝶。」高慶和笑說,大家對新家有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再造山上的環境——林木蓊鬱,鳥語花香。

環保尖兵出動

凌晨四點起床,張瑞雲拿著黑色大塑膠袋、推著工程用的小推車,開始尋訪家家戶戶的後廊,「我跟他們說好了,可回收的東西不要亂丟,放在屋後,我每天去收。」

偶爾,看到晾曬中的衣服掉落在地,她拾起重新掛上;路旁的垃圾被狗兒咬得到處都是,她收攏放好。

園區遼闊,她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分工,仍無法在短時間內收完所有回收物,日間要工作的她因此分段進行,「早上上工前一次,十一點午休時再去撿,晚上下工再去巡最後一次。」

即使雨天,張瑞雲仍套上雨衣、戴起斗笠,堅持一日三趟的環保回收工作。「這個新家園是許多人的愛所成就,是美麗的地方;我們接受愛,當然要好好維護。」

以帳棚簡單布置起的園區環保站,站長簡文興是住戶,也是投入環保十五年的慈濟志工,對於園區的環保帶動,他充滿信心。「社區有像瑞雲這樣每天自動自發的志工,也常見老人家帶著孩子來做分類,大家都想守護家園。」

園區屋體屬輕鋼構建築,隔熱效果好,即使夏日也感覺涼爽,加上建材具有可回收特質,被譽為「綠色建築」。

屋體環保還不夠,居民也要成為環保尖兵,打造清淨的安身空間。

 打拚安生
串起傳統與生計

從山上遷移到平地,原鄉居民不僅失去賴以維生的農地,也憂心因遷離祖靈地而流失傳統文化。安身之後,如何推廣文化兼顧生計,是居民最大的課題。

今年二月起,園區開設傳統文化藝術班,包含串珠、編織、拼布與木石雕刻,讓鄉親習得一技之長,延續傳統文化。

擔任串珠班指導老師的何茹緣,從臨時安置至今,持續帶動鄉親並傳授技藝,「一方面透過手作安撫恐慌心情,也以祖先留下的文化智慧來維持生計。」

學員林春菊瞇著眼,一顆顆接著串珠,才幾個月時間,作品的精緻度已足以對外販售了。「以前我在山上種田,來到這裏沒有田地;雖然工作機會多,可是哪個工廠要我這個五十多歲的人啊!」所幸有傳統技藝班,提供她一個增加家庭生計的機會。

老師不藏私,傾盡全力傳授,學員則是日日報到,不錯失學習機會。何茹緣說:「這裏是我的家,住在這裏的都是我的家人;以目前的處境,家人應該相互扶持。如果大家都會了,形成一股大力量向外推廣,社區發展就會很快!」

美味延伸事業契機

美食產業正在園區悄悄發酵,來自高山上的愛玉彈牙滑嫩,明日葉燉煮的茶葉蛋更是香氣撲鼻。住民們不僅下山安頓,也將好味道一併帶來。

擁有一身好廚藝的林彩娥,在桃源鄉經營民宿十幾年;風災卻帶走一切,只留下咖啡園——栽種於一千五百六十公尺的藤枝部落,號稱是台灣最高海拔的咖啡。

咖啡豆碩大飽滿,味道香濃甘醇,常讓許多有「咖啡癮」的外國客人喝上一口,心就在此流連不去,「不但買回去,還常託台灣友人空運給他們呢!」

災後,她和先生沈月德將希望寄託在咖啡園,「遊客很厲害,已經有好幾位都找到杉林這裏來了。」

雖然零星熟客能找上門,但林彩娥認為,既然遷徙下山,就要做出不同於山上的品牌與形象;她時常苦思:「怎麼將自產的咖啡跟杉林這個地方做結合呢?」

她在杉林繞了幾天,從友人那裏得知杉林盛產葫蘆,於是突發奇想,將烘焙不完全或是受潮的咖啡豆回收,黏貼在葫蘆上,創造出造型百變的咖啡圖騰葫蘆。

山上的好風味不因風災而失去美味,反而給住民們在山下發展新事業的契機。

車縫出自立藍圖

大愛園區的成衣車縫班教室,響著縫紉機的運轉聲,六位媽媽埋首在她們第一筆訂單中。「學了三個月,終於可以對外接單。」吳彩眉話說得慢,因為心思專注,手中動作快速,「這筆訂單可是得來不易。」

內政部莫拉克風災「杉林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職員陳俊華說,災後政府陸續提供八八臨工機會,大家都很需要,但一期僅半年,之後居民依舊得自謀生路,「外界的援助終會過去,鄉親還是要設法自己站起來。」

為了培養園區居民就業技能,今年五月生活重建服務中心結合紡織工會,開設為期五週的車縫課程。紡織工會不但捐贈縫紉車與布料以供練習,還有業者每週往返教導裁縫技巧;學員們也親赴紡織工廠參觀成衣製作過程。

「媽媽們才學會沒多久,外面的企業都還在觀望。」負責接洽業者的陳俊華說:「提供這個機會的業者很有心,知道媽媽們需要收入,先給簡單的工作;等待技術熟練之後,再讓他們接難度、單價高的訂單。」

一萬一千個簡易束口袋做完,平均每人賺不到一萬元,但他們心滿意足,「就當是磨練技術!」不僅珍惜業者給予的機會,學員們也利用閒暇為親朋好友縫補衣物,加強技術。

雖然現在收入有限,但他們積極且樂觀:「夠一個月的買菜錢就很幸福了!」滿載的希望將隨著每一條車縫線落在布料上,縫製出美麗的未來藍圖。

 關懷安心
上車,兜風去

每週一個下午,園區廣場總能聽見孩子的歡笑聲——踏上獨輪車,有人歪歪斜斜,踏轉不過兩圈就跳下車,但也有人專注於取得平衡,順著廣場繞了一圈又一圈。

獨輪車教練王萬泉說:「在山上,孩子們最喜歡騎腳踏車一山又一山地繞;平地空間有限,過剩的精力無處宣洩,獨輪車就很適合他們;一個輪子跑不遠,但騎乘的過程所耗費的精力跟心力卻很多。」

開設獨輪車社團,慈濟志工王萬泉不僅是提供娛樂,還有深層的用意,「獨輪車是需要專注力的運動,小孩一旦上車,就不會有心思再想其他事,可以抒解他們對風災的恐慌,忘卻不愉快的事情。」

災後,大人忙著重建家園,小孩接觸與山上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與人際關係,要克服的事情很多,也需要有人來照顧心情。

課程從四月份開始,如今有些孩子不僅能順暢騎乘,甚至拿著道具做花式表演;順風馳騁,笑容滿是自信。

一旁欣賞的居民李懷錦,風災前曾投入原鄉社區發展,他明白自信的重要,「擁有自信心,會讓他們肯定自己;一個肯定自己的人會開展心胸去迎接新事物。」

除了提供娛樂、忘卻苦痛、提升自信心,王萬泉笑說:「騎獨輪車最頻繁的動作就是跌倒,但因為趣味性高,無論是自己或是看見同伴跌到,大家都會笑得很開心。」

王萬泉要帶領孩子從挫折中學習前進,從跌倒中看開人生:跌倒只是一時,只要能拍拍褲子笑著站起來,希望就在不遠方。

社區志工 像媽媽也像女兒

入住園區的第一個月,來自桃源鄉的孫麗花就召集有心人士成立社區志工團隊,目前有十來位媽媽不時穿梭園區孤單角落。

「我們在山上很重視社區關懷,比如老人家每天集合在教會,我們陪伴他們唱歌、下棋,並準備三餐,讓子女安心在外地工作。來到杉林大愛園區,自然也會想到這一塊。」

有個週末,孫麗花到教堂做禮拜,發現一位從不缺席教會活動的老人家沒來;想到她有高血壓毛病,於是前往探望。「她的門窗鎖緊,但拖鞋卻放在屋外,代表人在屋內。」孫麗花拍門敲窗大聲呼喊,終於得到老奶奶微弱的回應;原來她的腳發炎,正在發燒,「醫師說若不是發現得早,差一點就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社區關懷有其必要性,「尤其是獨居老人,意外發生後,若沒在黃金時間注意到,就可能會失去他們。」

社區志工團隊定時關心老人,代購生活用品,或提醒用藥時間、接送醫院複診。「未來若經費充足、場地確定,我們還打算舉辦社區廚房,為獨居老人料理三餐。」

他們也關心失去父母的孩子,「有對兄弟自己住,雖然大學畢業了,但入住時我們也去幫忙整理,提醒他們晚上要關瓦斯、鎖門窗。」

這群社區志工不僅當老人的兒女,也承擔母親職責,用愛填補空缺的角落。


 祝福扎根
站起來,回饋社會的愛

園區住民來自高雄縣七個鄉,如何克服對新居所的陌生感,跨越文化差異、彼此交融理解;這段從陌生到逐漸適應的坎坷過程,只有自己明白。

但是他們並不孤單。一年多來,社會愛心並未隨時間流逝,外界支援進駐園區,政府八八臨工專案暫時解決生計,工商團體給予產業規畫建議,慈善團體也輔導生活。

杉林鄉社區重建服務中心職員,也是社區居民的卓素霞說,風災過後一無所有,只能依賴社會資源,但若要永續經營家園,必須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已經住在別人為我們蓋的房子裏,若還要依靠社會愛心生活,那我們就成了真正的難民。」

住民李懷錦也認為:「從今往後這裏就是我們生根的家。現在的努力,是為後代子孫打根基。」

擅長傳統藝術的人才傳授技藝,帶動鄉親延續文化、賺取家用;擁有食品產業技術的人,則以山產好味道奠定經濟基礎;有組織才華的人為社區規畫,成就美好家園……還有許多有心人默默耕耘,撿起一張紙屑、付出一句關心的問候,親幫親、鄰幫鄰,讓七百多戶、四千多位居民成為一家人。

自力闖出未來,建立生活根基,是杉林園區居民共同的理念。「我們相信,祝福會化為強大能量,鼓勵自己更積極。」卓素霞笑容中帶著堅毅:「要為自己而活。風災迄今一年,還有人關心我們,要珍惜這些福氣;勇敢站起來,就是給社會愛心最大的回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