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6期
2010-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推動大體捐贈15年】
  人醫之愛
  人醫之愛
  出版書訊
  天涯共此晴
  挑戰生命
  甲仙地震關懷
  【特別報導‧關懷莫拉克風災重建】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八月)
  百川歸海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6期
  二十六至二十七日 救世大力量

 

◆8‧26~27《農七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善與愛,是救世的最大力量。

破迷思,導正向

巴基斯坦洪災持續擴大,全國超過三分之一受災,死亡人數逼近一千五百人;聯合國提出警訊,受災民眾若無法及時獲得食物、飲水、庇護所和藥品,可能引發傳染病,造成更多人死亡。

然而,有消息指出,巴基斯坦境內的激進分子,計畫攻擊外國援助人員,使巴基斯坦救災工作更添困難與變數。早會時間,上人慨嘆:「為惡的源頭,在於偏執的人心;因人心充滿迷思,使世間天災、人禍不斷。唯有善與愛,是救世的大力量;期待人人維護好心地,發揮愛的力量。」

慈濟是宗教團體,然上人常言要有開闊的宗教觀——「宗」是人生宗旨、「教」是生活教育。

「人生一定要依於正向宗旨,也一定要有道德教育。要力行宗教義理,破除迷思,走入人群結好緣。反之,以宗教徒自居,卻無法利益人群,心地長滿了無明雜草,就是『迷執』。」

上人指出,執著也是無明;應在開闊的心地播撒種子,還要勤耕耘,經常清除無明草,才能讓善種子成長而有收穫。「以『戒、定、慧、解脫』,消除煩惱結好緣,身體力行造福人群;才是我們要追求的宗教。」

無量種子是從最初的一顆種子衍生。上人勉慈濟人彼此助緣且結合力量,引導更多人啟發愛心。「讓善與愛的力量共振,上達諸佛菩薩聽,消弭天下災難!」

轉心念,勤精進

菲律賓蔡青山師兄六月返台灣參加營隊,聽聞上人開示——不只救貧也要救地球,而救地球最根本的,就在做環保;因此發願今年要在首都馬尼拉帶動出一百個環保點。

七月十七日從馬利僅那市馬蘭代里啟動,居民無償提供場所設慈濟環保點,當天即有十七個點成立。一個多月來,馬尼拉已有九十九個環保點;慈濟人並走入清真寺,請教長觀看環保影片;他們詳細了解後也歡喜支持,在寺內設置慈濟環保點。

居民拉妮挨家挨戶向鄰居宣導資源回收觀念,並在自家門前擺放好幾個塑膠籃,進行回收物分類;莉莉貝也在投入環保後分享:「以前空閒時就坐著等天黑;現在醒來就想著做環保、想著要如何收更多資源,不再浪費時間。」

二十七日早會時間,上人肯定菲律賓慈濟人不忍眾生受苦難,每有災難,即用大悲心及時伸援,不只膚慰和布施物資,且給予無畏施,安住受災惶恐的心;亦藉救濟因緣,傳達涓滴善款可助人,以及做環保可救地球、減少天下災難的觀念。

「救濟工作不只是膚慰、財施、無畏施,還要『教富』——教導他脫離貧窮而致富,富有助人的力量。」上人欣言,很多事並非做不到,而是沒有發心。「心念一轉,黑暗變光明:從懈怠中轉向勤精進,人生就有不同的樣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