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3期
2013-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
  見證人生真善美
  會心一刻
  發現歡喜‧緬甸
  發現歡喜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馬來西亞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3期
  濟貧教富得安穩

連月來,南非、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貧困人家,獲得臺灣的白米援助。帶去這些冬糧的六千五百多位慈濟志工,九成以上為當地的「黑菩薩」,再添闢大良福田的亮眼一章。

這五個國家的面積,加起來遠超過臺灣六十倍大。許多志工來自南非,自身經濟狀況不佳,卻願意跨出本土,克服交通、人力、入關等種種難題,合力完成八百六十噸白米的發放。

二十多年前,臺商僑民將慈濟種子帶到南非,寫下慈濟志業在南部非洲生根的歷史扉頁。「大愛」精神飛越種族與宗教的藩籬,受助的祖魯族人開始參與助人行列,崎嶇偏遠的路途行深,照護膚慰無數暗角的苦難同胞。

他們雖生活匱乏,但面對更為弱勢的貧病人家,並未因感到無能為力而退卻,內心湧現如菩薩的慈悲情懷,深覺需更多志工來伸出援手,因此積極下鄉舉辦志工招募說明會。

二○一二年起,南非志工開始向史瓦濟蘭與莫三比克傳揚濟貧精神和經驗。長途跋涉,食宿清簡克難。進入陌生的貧村,不免招致質疑眼光,但他們用行動證明愛心善念,感動當地人也成為志工。這無異是傳法的旅程,他們開闊了眼界與心量,不再談自己的苦,而發心說證嚴上人的法。

影響所及,在南非境內的國家賴索托,志工濟貧行善,同時重視人文教育。在一所以「靜思語」為教育核心的幼兒園,園長效法靜思精舍精神自力更生、早期以手工維持生活,製作販售嬰兒鞋來籌措校務經費。

在辛巴威,朱金財於九○年代中期落腳當地經商,起初獲利甚豐,但沒多久辛國就因政治動盪而陷入混亂。他曾在九個月內被搶四次,也見證辛國幣值大貶,面額百兆的大鈔,竟買不起一條麵包。

面對全面崩壞的社會局勢,朱金財也曾心灰意冷。接觸慈濟後,向南非志工取經,學習無所求的付出。不僅改善受助者缺糧、缺醫藥的窘境,更重要的是振奮了低迷已久的人心,帶動人助自助的正面能量。

面對遍及全球的人類生存困境,如失業、貧窮、環境汙染、氣候變遷,許多專家學者從科學的理論角度提出解決之道。然儘管言之有理,但知與行之間往往存在鴻溝。若能從基層社區、小群體著手,推動互愛互助精神,善用外來以及在地資源,點滴累積,也能看見突破現狀的曙光。

濟貧教富是慈濟的人間行路,南部非洲的慈濟經驗見證貧與富者如何俱得安穩。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