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3期
2013-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
  見證人生真善美
  會心一刻
  發現歡喜‧緬甸
  發現歡喜
  寰宇慈濟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馬來西亞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3期
  二十日 煩惱即菩提

◆9‧20《農八月‧十六》

【靜思小語】在人間事相中體會真理,聞法力行,轉煩惱為菩提。

人間事,含藏法

眾生各有不同的習氣、觀念、見解,根機千差萬別,觸機覺悟的因緣亦是千差萬別。晨語時間,上人講述《雜譬喻經》一則故事,指出佛法雖然深奧,只要真誠求法、精進勤懇,無論根機敏鈍、年歲長幼,自有觸機解理之時。

一位精進學佛的善女人,發心每天供養附近寺院的一位出家修行者,請寺中僧人輪流前往應供,並請教經典意義。

一位年長的比丘,新近出家學道,輪到他前往受供時,自愧對於佛法毫不深入,不能對人說法,所以走得很慢。女施主看到老比丘步履穩重、道氣莊嚴,心想這位應是很有智慧的老師父,於是更加歡喜地準備了上好的飲食供養。

老比丘受食已畢,女施主恭敬地請他升座說法,老比丘憂愁表達:「人愚無知實苦。」意謂自己愚癡無知、缺乏智慧,實在非常痛苦。女施主聞此語即深思:愚癡無明是十二因緣之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色、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此循環不絕,衍生諸多苦惱,確實真苦!女施主如此反覆思惟而證初果,於是歡喜起身要去取上好布料供養老比丘。

老比丘慚愧自己無法對女施主說法,看見女施主離席便趕緊回到寺院。女施主拿著布料前來,請求老比丘受供,老比丘則躲在內室不敢出面。寺院住持了解此事來龍去脈,知道女施主得老比丘一語,已證初果,便喚老比丘出來受施,並述說女施主聞法證果之事。老比丘聞言歡喜,亦證初果。

「佛陀在世時,面對這麼多根機不同的修行者,不分年齡、種族,只要因緣具足,皆歡喜接引,希望人人體會佛法,得到智慧法喜。」上人教眾,有心修行,要把握聞法機會,多聽、多體會,在人間事相中體會真理,轉煩惱為菩提。


修忍辱,成美善

據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底,由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提供骨髓幹細胞移植的病例,已有二十八個國家地區、三千三百零六例。

早會時間,上人表示,慈濟推動骨髓捐贈屆滿二十年,昨天舉行骨髓捐、受者相見歡,讓血脈相連的捐受雙方,在中秋節「團圓」;每一對的「相見歡」令人感動,而跨國界、跨種族的配對,亦令人深感生命之奧妙。

「當年要成立骨髓資料庫,過程非常辛苦,心靈也承受巨大壓力,但是與所有克服困難,破我執、除我相,努力宣導骨髓捐贈的慈濟人相較,我所承受的困難與壓力實在微不足道。」

上人說,過去大眾對骨髓捐贈有諸多誤解,慈濟人在勸捐的過程中,即使面對不理解者的惡言惡語、冷漠對待,仍不減搶救生命的熱情;從勸捐到護髓、送髓,一路用心陪伴、細心照料捐髓者。「大家有心、起於行動,成就了捐髓的菩薩,二十年來挽救了許多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命。」

現在資料庫中有三十七萬筆志願捐贈者資料,持續不斷向海內外血液疾病患者輸送重生希望。上人感恩各地慈濟人經由一場場解說、宣導募集血樣,加上聯絡配對相符的捐贈者、為家屬解說、陪伴捐髓等,真正是費心思、耗體力,還要修忍辱行,相當不容易。

上人自比晨語所說《雜譬喻經》故事中的老比丘,只是很單純地說出心裏話,所有慈濟人便虔誠接受、起身力行,發揮智慧突破重重關卡,成就每一件美善的人間事。

「從發心修行到覺悟成佛,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時間,唯有生生世世都定下心來行菩薩道,才能逐漸接近成佛的目標。」上人勉眾恆持剎那間的發心,堅定精進、恆久力行,讓剎那成為永恆。


弭災難,一念間

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圓緣典禮上,醫師們呈現「一念之間」歌曲意義——穿著白衣者代表森林樹木,灰衣者是生活其間的動物,原本森林裏的生物共生共存、和樂融融,但是突然闖入的黑衣獵人打破了和樂寧靜;動物面對人類無情的屠戮,驚恐逃竄、絕望哀號,樹木悲傷看著一切但無力阻止……一幕幕景象喚起大眾悲心共鳴。

「極端氣候導致嚴重災害,與其說是天地萬物的反撲,其實是人類自食惡果。唯有人們轉心念、將享受的﹃欲念﹄,轉為保護天地眾生的﹃善念﹄,才能與萬物和平共存,消弭天地災難。」

上人言,一念之間,可以利用現代科技,發明破壞力強大的武器,也可以發展醫療儀器,守護生命、守護健康。但願人人都能虔誠齋戒,與眾生和平共處。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