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 心常法樂

◆9‧16《農八月‧十二》
【靜思小語】世間人、事、物皆含藏法理,將法融入生命,隨處皆能輕安自在。
法入心,光明喜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晨語時間,上人以此期勉:「學而時習得法樂,法在行中得自在,佛化眾生如日照,自然法則生活中。」
上人勉眾,要將日常生活中接觸之人、事、物,與佛法相印證;「待人接物若能運用法理,即能輕安自在、不起煩惱;若能從佛法了解無為的自然法則,言行不踰矩,心境即能常在法樂中。」
佛法無處不在,端視眾生能否感觸、接受。上人譬喻,就像太陽高掛空中、照耀大地,若是房屋門窗緊閉、刻意遮蓋,當然室內黑暗無光;只要打開心門,讓佛法如日光般灑入心中,心境明亮、智慧增長。
「佛法教育如陽光普照、大地皆明,期待人人將法理融入自我生命。佛在心中,法在行中,時時法喜快樂,此即真修行。」
無私愛,除病療心
與新加坡慈濟人醫談話,談及醫師們投入「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上人表示,經藏演繹呈現的雖然是佛教經文,但要傳達入人心的,其實是任何宗教都能通用的道理——無私無我的愛。「人間種種災禍、病痛等苦難成因,如何滅苦的種種道理,都包含在其中。」
醫療工作要如何打開大愛之門?上人期勉大醫王,藉由經藏演繹的因緣入法、入心,平時在工作崗位上,除了以醫術治療病患的身體之苦,也要用法療治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