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7期
2014-02-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發現歡喜
  見證人生真善美
  天涯共此情‧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印尼
  慈善臺灣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晶瑩童心‧美國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7期
  【寰宇慈濟】

【臺灣】

修繕老屋不漏雨
三代同堂才圓滿
 
「因為師姑師伯的幫忙,讓家裏環境變好了!謝謝你們!」楊家二女兒開心地說,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楊小弟也說:「哇!我可以和哥哥有一間房間,不用一家五個人擠在一起了!」

楊家三層樓的舊屋因漏水、水管不通,室內時常因大雨而積水,泡壞家具和管線;二十多年來修了又修。期間歷經人事變遷與無常,公公、先生相繼意外往生,婆婆生病,楊太太挑起養育四個孩子和照顧婆婆的重擔,再也無力修繕,家人長期擠在一樓客廳生活。

兩年多前,彰化慈濟人展開關懷,去年十一月決定動工整修︱︱從水塔安裝、管線拆除、及天花板、窗戶、馬桶安裝、內外牆油漆等,歷經兩個多月、來回多次,終於完工。

一月二十六日,慈濟志工帶著湯圓來到楊家慶賀入厝;原本因房子不堪居住暫時移居他處的婆婆也接回來了。楊太太感恩志工一路陪伴,在人生低潮時能有一股力量拉著她向上,如今家人團圓安居,不漏雨的房子讓人真歡喜!      

(撰文/鄭麗美、曾怡璋 攝影/鄭麗美)

【加拿大】

慈濟社區服務受肯定
公民入籍儀式任嘉賓
多倫多地區加拿大公民入籍儀式,一月中旬於密西沙加(Mississauga)移民法庭舉行,慈濟志工第五年受邀擔任典禮嘉賓。

移民占加拿大人口五分之一,聯邦政府對於移民及公民入籍極為重視,設有專責部會管理;公民入籍儀式十分隆重,由入籍專責法官主持,並邀請社會賢達為貴賓,致詞勉勵新公民。

加拿大慈濟志工長期至老人院陪伴長者、協助食物銀行發放、煮熱食服務街友、參與國際賑災,獲得各界認同,二○○九年起受邀在入籍宣誓典禮中觀禮。公民入籍法庭華裔法官馮翁惜卿(Mina Yung-Fung)女士表示,擔任義工為公民六大義務之一,慈濟志工落實社區的事蹟足為典範,鼓舞新公民積極付出,促進社會祥和。二○一四年起,密西沙加法庭決定,一年六次排入公民儀式中介紹慈濟事蹟。

今年元月十七日在多倫多有來自四十多國的兩百多人成為新公民,志工以靜思語書籤與之互動,再贈與《靜思語》;法官達利瓦(Dhaliwal)先生聽取志工分享後,表示將把慈濟介紹給更多新移民。

(撰文/陳嬿文、洪朝陽、唐嘉濱 攝影/季瑾之)

 

【日本】

三一一大震災將滿三年
鄉親已成慈濟老朋友
二○一一年東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災後,慈濟完成近十萬戶見舞金發放、援助二十五個城市,也在那年冬天開始舉辦歲末祝福,年年承諾相聚。

今年災後將滿三年,志工再度前往宮城縣,拜訪石卷市與東松島市組合屋社區,邀請鄉親參加祈福會;社區應門聲音此起彼落,鄉親與志工歡喜問候:「你元氣嗎?」

兩場祈福感恩會於一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舉行,許多已搬離組合屋的鄉親為了見「老朋友」,自四處趕來,並帶著存錢筒回饋。曾說「看到你們,不像是外人」的本吉紀代子女士,像家人一樣緊緊擁抱志工,淚水中互道近況。

矢本運動公園組合屋東自治會會長小野竹一,今年協助通知居民參加;六十多歲的他新年心願,是將未來的新社區重建為「日本第一的社區」。「要實踐這個夢想,也許還要花上十年,我已打定主意,要帶著居民建造一個令人安心,可作為全日本傳說的模範社區!」

鄉親看著手中福慧紅包,收到滿滿祝福,也在志工年年惦念的暖意中,得到心靈的依靠。

(撰文/陳靜慧 攝影/林棕琦)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