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奢侈的享受
口述‧吳秀財 整理‧王桂涓
「親情」如此重要,人卻往往看不見;
聽完我的懺悔,媳婦牽起婆婆的手同行,還好,她還來得及——
在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時,陪伴一對婆媳到地下室放射科檢查;我拿著病歷引導她們往前走時,聽到那位媳婦對婆婆的口氣不是很好。
「師兄,你不要理她啦!她就是這樣啦!」我扶著走路微跛的婆婆,回答媳婦:「沒關係,我來就好。上人教我們『行善、行孝要及時』。婆婆跟我媽媽年紀差不多,我就像在扶媽媽一樣。」
等待婆婆檢查時,交談中得知媳婦老家在關西,原來與我同鄉;我關心她娘家媽媽現在住哪?她回答在瑞穗,過得很好。
「你媽媽身體健康,真好!」我告訴她:「我沒有讀過什麼書,十幾歲就出社會打拚;二十歲賺了人生第一個一百萬;三十歲,賺了一千萬。從一個廠、兩個、三個還蓋到第四個廠;就在那時候,我的母親得到失智症。」
「所有症狀,幾乎都在她身上發生了,我們不得已只好把她綁在椅子上照顧。那時因為自己無明、愚癡,只顧著事業,忘了家裏還有年邁的爸爸、媽媽,讓他們承受痛苦……現在到醫院探望時,我不敢正眼看媽媽,因為我很慚愧,沒有臉面對她,也無法贖罪了……」
進入慈濟後,變得很容易流淚,我講完後,眼淚一直流。媳婦說:「師兄,不要這麼激動!」
我說:「我寧願放棄所有,只求回到媽媽能跟我聊天的時候。我奮鬥了三、四十年,建立起自己的企業王國,卻得不到這個『奢侈的享受』||因為媽媽躺在醫院已無法言語,用最好的醫療與設備,也無法喚回媽媽的陪伴。有媽媽陪著,你真的很有福報!」
就在婆婆從更衣室出來時,媳婦起身了,挽著婆婆的手,離開前跟我說:「感恩!」從她們的背影中,我發現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有家人的陪伴;即使病痛,有了家人的愛,也能感受到快樂。
(摘自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志工早會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