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7期
2014-02-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發現歡喜
  見證人生真善美
  天涯共此情‧馬來西亞
  天涯共此情‧印尼
  慈善臺灣
  生命的禮物
  同個屋簷下
  晶瑩童心‧美國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7期
  下課後的美好時光
撰文‧黃富奎 攝影‧林炎煌

放學回家,夢嬌在中庭擺起小凳子,把握日落前的餘暉複習功課,
爺爺奶奶坐在一旁慈祥地看著她。
之後整理環境、餵養雞隻、洗米切菜、和哥哥一起煮好晚餐,
等待爸爸下班用餐⋯⋯
這是夢嬌每天的課後活動,
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日雅安大地震已經過了八個月,雅安市前進鄉究竟呈現著怎麼樣的景況呢?二○一三年底漫步走出前進鄉慈濟小學,街上依舊左一堆、右一簇地陳列著磚頭泥水,逼使行人繞道而行。

時不時行駛經過的卡車,載運大量建材趕赴工地,也在沿途揚起了漫天塵土;街道兩旁商家,穿插在半毀與重建的危樓縫隙之間開店營業,擺出生活雜貨、水果與糕餅等商品,為重建中的鄉村街道點綴出一點繽紛色彩。

與街上追逐玩耍的孩童告別,你看著兩旁房屋漸漸消失,就知道已經走出了當地唯一的大街;如同走錯攝影棚一般,倏忽而來的山間田園小路讓你微微感到錯愕,市集街道如過眼雲煙般消失,就在不知不覺之中。

蜿蜒的小路帶你繞行一片又一片的農田,過了好一陣子,路邊告示牌才告訴你來到了鳳凰村;拐個彎穿越幾戶農家,沿著高起的田隴一路到底,只見被翠綠莊稼所包圍的高臺上,悄悄站立著磚頭三合院,這是一間遠離農村主要幹道的寧靜房舍,也是一間讓牟夢嬌可以依靠的溫暖歸宿。

 

前進小學 逐夢樂園

就讀於前進慈濟小學三年一班的夢嬌,每天走著同樣路途,穿越過田間道路、市集街道抵達學校上課;如此一趟半小時的路程,不時可以和結伴同行的三五好友聊天嘻笑,或是在靜謐田邊分享彼此內心悄悄話。

雖算不上是風雲人物,但是夢嬌在學校已然小有名氣,不只因為個子嬌小、有著精緻五官而惹人憐愛,夢嬌出眾的成績更是讓所有老師一提到她都頻頻讚揚。

然而個性低調容易害羞的夢嬌,不太習慣受人關注,當面對到他人詢問問題,經常只見她低頭微笑不語,隨後便是快步跑離。唯有在自己熟識的同學面前,夢嬌才會展開歡笑,盡情玩耍。

在前進小學的課程學習中,夢嬌喜歡的是數學,「也沒為什麼,就單純喜歡解題而已。」提及數學帶來的樂趣,雖然依舊害羞,但她的眼神卻閃爍著光芒。這分學習熱情也展現在課堂上,班級導師誇讚:「夢嬌在學習方面相當專注,從交來的作業也能看出她回家後有花時間在複習功課上。」

然而,總是名列前茅的夢嬌,卻相當罕見地無法回答出她在課業以外的興趣與夢想。師長們推測原因是夢嬌放學後,都要待在家中幫忙家務並且照顧祖父母,所以缺乏時間去擁抱孩童應有的純真夢想。

如今,前進小學在每週三下午舉辦了「興趣分組」課程,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參加才藝活動,擴充課本之外的學習。

也許個性使然,夢嬌在分組中選擇了靜態的「編織」活動,看著她在課程中小心翼翼解開糾結的毛線,綻放出的專注神情,讓人相信隨著時間過去,她不只可以編織出不錯的作品,更能在學校提供的學習平臺上盡情揮灑,勾勒出自己未來的夢想輪廓!

·放學返家後,夢嬌馬上在中庭小凳子上神情專注地寫作業。這分認真讓她能夠在班上維持優異成績。

以笑代淚 我不會再哭了

夢嬌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中,一家四口再加上祖父母、臥病在家的大伯,雖不算寬裕,但是只要一家子能相親相愛地生活,這倒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然而去年夢嬌媽媽卻選擇默默地離開家庭、離開夢嬌的成長歲月……

徬徨與無助交相襲來,夢嬌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導致媽媽要離她遠去。打電話跟媽媽哭訴是她那段日子的例行工作,然而一段時間過去,卻連電話也開始打不通了,傷心的夢嬌除了整日哭泣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直到有一天父親看不下去,強忍著悲傷斥責她:「哭也是一天,認真過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選比較有意義的生活呢?」這段話點醒了夢嬌,讓她決定收起眼淚,並且勇敢面對往後的每一天。

父母離異後,家中經濟全落在夢嬌爸爸身上,為了養活一家五人,僅依靠田地莊稼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爸爸除了照顧田地作物之外,每個月還必須抽出大約二十天的時間外出打工。

地震對雅安市造成嚴重破壞,至今仍然觸目可及,重建所需的大量人力,也為夢嬌爸爸提供了工作機會;他每天騎著中古摩托車,花上一個小時前往雅安市區上工,以賺取較高的薪資。

爸爸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讓建築承包商李老闆印象深刻,了解夢嬌家的困境後,李老闆允諾長期保留他的工作名額,除了每天工作結束給予較高的工資外,還另外補助一部分生活開銷,包括交通及電話費用等,減輕他的負擔。

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夢嬌爸爸每天辛勤在工地搬運磚頭泥沙,或是攪拌水泥,往往結束工作後搞得全身灰白,布滿磚瓦塵屑;「有時候工地欠缺背磚頭上樓的工人,這工作辛苦也很危險,但想到可以領到比較高的工資,我還是會去做。」夢嬌爸爸表示,不想完全依賴別人幫助,話語中夾雜著淡淡的辛酸。

·夢嬌擔起大小家務,不只打掃環境、準備晚餐,更是細心照顧家中飼養的雞隻,不時地添水加飼料。

祖孫之間 依偎又扶持

家人中最疼愛夢嬌的當屬祖父母了!爺爺年輕時也曾經四處奔波工作,賺取微薄的工資以養家活口。一次施工意外讓他聽覺受損,也漸漸失去了工作能力。至今不但年歲已高,更因為重聽,為生活帶來眾多不便。

逝去的歲月不只帶走過往的活力,更為爺爺奶奶留下了駝背、無法穩健行走或長時間站立等問題;曾經為家庭努力打拚的兩位老人家,如今卻連一些簡單的家事都幫不上忙,因而諸多家務都必須完全仰賴夢嬌以及就讀初中的哥哥。

夢嬌的生活中看不到都市小孩習以為常的汽水零食,也沒有沙發電視供她消磨時間;甫放學回到家,夢嬌就在中庭擺起小凳子,把握日落前的餘暉複習功課,爺爺奶奶則坐在一旁慈祥地看著夢嬌寫功課,或是津津有味地聽著夢嬌講述校園中發生的種種趣事;愛撒嬌的她不時也會依偎在爺爺身上,幫他按按肩頸,享受祖孫之間的美好時光。

由於夢嬌年紀還小,不適合承擔煮飯的工作,因此煮晚飯的重責大任都是由哥哥進行,夢嬌則是在旁協助、學習,為日後獨自掌廚做準備。

準備晚飯前,夢嬌會利用這段空閒時間整理環境,不論是掃灑門口中庭、餵養柵欄中的雞隻、或是收拾晾在庭院的衣服等家務,她都一手包辦顯得相當熟練。

哥哥放學回家,夢嬌則會在廚房幫忙燒柴、洗米以及切菜,直到煮好晚餐,等待爸爸工作結束返家,全家人再次團聚共享晚餐,結束辛苦忙碌的一天。

 

·雖不富有,但夢嬌家人之間的真摯親情卻彌補了這一切,用燦爛笑容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成熟自愛 心疼且讚歎

夢嬌家中的遭遇,終於被學校發現。班導師還記得這學期開學時,夢嬌一直悶悶不樂,也失去了過去笑容;詢問之下,夢嬌才哭著向老師述說她沒有媽媽了……

不捨生活在單純無憂中的夢嬌,被迫提早認識現實生活的殘酷,老師立刻呈報至學校關懷名冊。經過輔導老師以及村中的家長委員了解狀況後,再進一步請慈濟志工進行助學的評估與審核。

「剛走入她家,就見到她忙進忙出地燒水、搬凳子招呼我們。這對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來說實在非常少見。」來自臺灣、常駐成都的志工陳秀鷹,回憶起到夢嬌家訪視的過程,依舊讚歎於夢嬌的懂事,不只是門口看得出有定時清掃,不讓飼養的雞犬排泄物占據中庭;夢嬌那貼滿獎狀的寢室,雖稱不上是一塵不染,但房中擺設絲毫不紊,再再都可看出夢嬌謹慎有條理的個性。

「以前人家都說認識一個人要從小細節之處觀察,那天看到夢嬌作業上工整的字跡,以及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家,就知道她是個乖巧努力的好孩子。」陳秀鷹感嘆繼續說著:「想到夢嬌的成熟舉止卻也讓人鼻酸,究竟是怎樣的遭遇讓她有如此的成長……」

隨著家訪結束,志工認為夢嬌父親工作目前仍算是穩定,但是鑒於全家老小僅仰賴一份薪水過活,加上夢嬌與哥哥的生活學雜費用會日益增加,因此決議將夢嬌納入前進小學的慈濟助學名單。

慈濟每個月提供的助學金或許不算太多,但是這筆費用卻隱含著巨大的期許:不只讓夢嬌一家在經濟上能夠喘口氣,更重要的是慈濟傳遞了支持當地重視教育的火炬,期望日後能燃起不熄光芒,照亮前進,溫暖世間。

·在前進慈濟小學中,夢嬌不只受到師長與同學的喜愛,更能在學校安排的活動課程中開心玩耍,拋開種種煩惱。
 
家長師長 開墾教育途徑

終日忙於工作的夢嬌爸爸一再期許鼓勵著夢嬌:「能讀的話就放心去讀,不要管家中經濟問題,我就算拚死拚活拚不動了,也是會想辦法讓你完成學業。」雖說無暇緊盯夢嬌日常課業,但是夢嬌爸爸言談中仍然透露出對於教育的重視,並為女兒的好成績感到欣慰。

看著四川慈濟志工於二○一三年十二月發放助學金以及冬令物資,夢嬌爸爸感動之餘也稍稍鬆了口氣,不只是對夢嬌的未來趨向樂觀,也叮嚀著夢嬌:「將來念書有所成就之後,不要忘記過去受到的幫忙,為社會盡一分心力!」

從夢嬌的祖父母到爸爸,無不是費罄一生辛勞來換取全家溫飽,這樣的生活並不特別,而是生活在前進鄉所必須面對的宿命;當地居民也知道若要改變下一代命運,唯有依靠教育途徑。

因此,在這個偏遠的鄉村地區,不論是為師者或是學生家長,無不懷抱夢想、恪遵教育,等待希望種子有一天能在前進鄉開花結果。

這也恰當解釋了為何鄰近前進鄉的居民,在得知前進小學奉行慈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同時兼顧良好的軟、硬體教學資源後,情願跨區將子女送來前進小學寄住宿舍就讀;也讓擴建校舍成為前進小學宋如偉校長目前首要面對的急迫問題。

一位出租車司機在談話中點出當地人們的企求:「我們這一代吃盡了未受教育的苦頭,因此只要有機會,那怕只有一點點希望,也要用盡全力把孩子送去上學……」這句話言猶在耳,或許曉月與夢嬌的生活並不單單只是個人故事,而可看作是所有前進鄉居民所共同經歷,並且盼望的夢。

 

·夢嬌與爸爸在前進慈濟小學領取發放物資,在慈濟志工的祝福下,開心與喜悅堆滿雙頰,期待能夠過個好年。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