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疼人入心,才能受人尊重

1‧28~29《農十二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靜思小語】欲令植物生長旺盛,要營造好環境;欲令社會祥和平安,要啟發心靈之愛。
造福,造善福
「佛教是智慧的信仰,佛法能淨化人心,開啟智慧、啟發無私無求的大愛能量。」與大陸華東慈濟人談話,上人教眾吸收佛法、堅定正信,提起智慧、發揮良能,啟發人人的愛心善念,成就茂盛菩提林。
上人開示,人生莫隨著欲念追逐名利、地位與生活享受而造業。一輩子汲汲營營追求財富,心情隨著存款簿上的數字起落,直到人生最後,龐大的資產帶不走,但是為了開拓事業而破壞環境的業力,則像債務一樣跟著來到下一世。
「有錢不一定有福,金錢多、煩惱也多——缺乏的時候只想擁有,擁有的時候則擔心失去,心靈擔憂惶恐,患得患失,難以安穩。」
面對全球愈來愈頻繁的災難,上人表示,人心不足,造惡不止,即使己身平安,也無法逃脫眾生共業所致的災難。「過度浪費、過度消耗,是損德。了解佛法、懂得知足,才能防非止惡,行善造福,累積善業與福緣。」
種子播撒到土中,要給予良好的生長環境,還需要日日灌溉法水,才能萌發茁壯。上人勉眾培養早起聞法的好習慣,聞、思、修而有所得,為自我鋪出佛法大道,也在人間「轉法輪」。
「聞法入心,再把法鋪出去,就有『道香』;在法中自我薰陶、身體力行,就能展現『德香』。」
慈濟,善象徵
二十九日與菲律賓慈濟人談話,上人感恩師兄師姊們在海燕颱風過後,穿梭在屍體遍野、垃圾成堆的破碎大地上,持續膚慰、關懷受災民眾,令人佩服又感動。
李偉嵩師兄分享,災後應獨魯萬市長請求,帶了一千位「以工代賑」鄉親從聖嬰廣場出發,步行前往支援菲律賓大學校園清掃工作;沿途鄉親不斷喊出「感恩慈濟,獨魯萬站起來」的口號。
獨魯萬市聖嬰教堂的神父分享,災區有一位新生兒被命名為「慈濟」。神父說,「『慈濟』是善的象徵,日後一定會有很多名叫『慈濟』的孩子。」
溫馨故事不勝枚舉,大愛馳援為災區帶來希望。上人欣言,慈濟人的愛已感動受災民眾,期待能將慈濟精神落實當地,淨化人人的心,讓這片曾經歷災難的土地變成人間淨土。
「菲律賓華人要以誠懇的心疼愛當地人,才能受人敬重。啟發人人心靈財富,以愛付出,社會自然祥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