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1期
2014-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見證人生真善美
  發現歡喜
  人間問路
  同個屋簷下‧馬來西亞
  人文教育‧高雄市桃源區
  慈善臺灣
  生命的禮物
  晶瑩童心‧美國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1期
  好話好願與好事
◎ 撰文‧蔡瑜璇、黃筱哲 攝影‧黃筱哲

臺南

洪月嬌

  今年三月我隨營隊來到花蓮,同時記錄來自臺南的生活組志工,其中年紀最長,活力卻最旺的月嬌阿嬤是大家的開心果,應觀眾要求,用帶有海口腔的臺語朗誦自創的慈濟文句,語調抑揚頓挫,一笑開懷宛如綻放的向日葵。在得知阿嬤也是社區的環保志工後,我便決定作為專欄的採訪人物。

  阿嬤的活潑來自開朗,然而這樣的性格不是天生,是靠修養改變。阿嬤本為彰化人,辛苦撫育五名子女,因經濟重擔嗜錢如命,脾氣不好令人心生畏懼。阿嬤曾說那是一段苦到不願再回想的過程,就在進入慈濟後找到離苦得樂的妙方。

  「上人真的很偉大,種種辛苦放在心肝裏,不敢講出乎咱知,乎咱看了心痛流目屎。」一談及上人,阿嬤立刻收斂起眉宇間的歡愉,滿是不捨與心疼地說:「看到上人吃少做多睡少,從未埋怨,全為普天眾生,所以咱不要做讓上人操心的弟子。」

   

環保真好報恁知 

月嬌阿嬤早年聽到上人在推動環保,便騎著一臺五十西西的摩托車到社區向住戶收載回收物,時常疊到只剩一個人的座位空間。二十多年來,場景轉換至環保站,做事專注、動作敏捷的阿嬤仍會每天報到,她笑說自己得了「環保病」,一定要做環保,愈做身體就愈好。

這天工作結束後,大家輕鬆圍坐在一塊兒,聆聽月嬌阿嬤朗誦:「上人做人慈悲喜捨通人知,上人的話是金言玉語,咱要好好放在心肝內,有時陣咱要運用出來,全世界的人大大小小都要來,聽到上人的話沒人敢做歹,阮在做環保真好報恁知,師兄師姊咱要手牽手心連心,呼籲來做環保才應該。」

一段文句感動大家,彷彿道出每個人對於上人的感恩。月嬌阿嬤雖不識字,但是她將上人的法刻在心裏,還能將感受體悟化作文句,沒有華麗詞藻的修飾,只有一片真誠心念,實在令人動容。

歡喜布施發大願

看起來身體健朗的阿嬤在數年前罹患皮膚癌,脫去襪子,腳底下深色的傷口痕跡,可想當時皮開肉綻的疼痛,縱然看來坑坑疤疤,卻令我想起佛陀三十二相中的「足下千輻輪相」。阿嬤繼續走入人群、行菩薩道,擔任醫療志工,鼓勵關懷病友,菩提道上步步蓮花。

月嬌阿嬤勤做慈濟,也勤說慈濟,樂於法布施、財布施。平日生活節省的她,更是歡喜發願賣麻油捐榮董,雖然每瓶只賺二十、三十元,但點滴麻油匯聚善心,歷經六、七年後,終於在去年一圓阿嬤的願。此時,阿嬤又發一個大願,她願意存下每個月的老人年金,生活過得再簡樸一點,期盼能於十年後再圓滿一個榮董!

二十多年前,阿嬤因女兒的接引進入慈濟,如今彼此互為生命中的貴人,攜手相伴,廣邀善士耕福田。阿嬤不僅是一位做環保的志工,更將生命臻至「環保心靈化」——口說好話、心發好願、身行好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