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1期
2014-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見證人生真善美
  發現歡喜
  人間問路
  同個屋簷下‧馬來西亞
  人文教育‧高雄市桃源區
  慈善臺灣
  生命的禮物
  晶瑩童心‧美國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1期
  三十日 信得深,信得正

5/30《農五月‧初二》

【靜思小語】靜思法脈,是「為佛教」;慈濟宗門,是「為眾生」。 

 

悲欣人生,真實感受

  位於南半球的南非,目前最低溫只有攝氏六度,當地慈濟人昨日於約翰尼斯堡舉辦今年第一場冬令發放,嘉惠三大鐵皮屋貧民區。

  約堡是南非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繁榮的公路旁就是貧民區,居住了四萬多名從鄰近國家而來的非法移民。發放當天,居民們領取二十公斤白米、禦寒圍巾及耳罩後,以剛學習的華語感恩臺灣、感恩慈濟,跳著歡樂的舞蹈而去……

  早會時間,上人欣言,雖然臺灣與非洲距離遙遠,但是,「看到南非貧困民眾領到從臺灣飄洋過海而來的物資,那一分真實的快樂與歡喜,心靈也深受感染。『真、善、美』不是口號,而是真實的人生感受。」

認知正確,且要「深信」

  印尼慈濟人十九日與軍方簽定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攜手進行人道救援、環保以及教育合作。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以此事例表示,慈濟長年來在普遍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尼社會真誠無私付出,讓政府、軍方對慈濟有正確的認知,產生「深信」。「信得深、信得正,就能不受彼此的差異影響,全然相信慈濟、支持慈濟。」

  與基金會同仁談話,上人回憶,四十多年前靜思精舍落成,向內政部做寺廟登記時,填寫了「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人文)」四個項目,成為慈濟的「母法」;慈濟克難時期由慈善邁步,四十多年間陸續開展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

  「慈濟是以佛教精神為宗旨,入人群中開啟宗門、發揮良能;組織架構要留存『母法』,才能彰顯法脈精神與宗門功能。」

  上人表示,「佛教」是靜思法脈之源,「慈濟」則是發揮功能的宗門,靜思法脈是「為佛教」,慈濟宗門是「為眾生」;法脈的延續亦是為了弘揚佛教。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