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至十六日 有法,才得真功夫

5/15~16《農四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心中有法,就不會聞聲起舞,即使遭遇無妄之災,也能善解。
虔誠心,滅無明
越南社會近日為了中國在南海設置鑽油平臺爭議,引發排華暴動,撕裂了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早會時間,上人感嘆:「人心貪欲深重,總想著將資源占為己有,因而衝突不斷產生;若能少欲知足,合心愛惜大地、資源,就不會有如此憾事發生。」
過去,每當越南慈濟人歸來,總是表達當地人很善良;上人憂心這波動亂撕裂了人性善良的形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撫平;不只是外商蒙受損失,對當地經濟發展也有不良影響。
此次遭遇人禍,越南慈濟人鎮定面對,發揮法親關懷,送熱食到臺商避難的飯店,同時也運用網路連線,呼籲大眾虔誠祈禱,上人表示欣慰:「心存煩惱無明,一旦受外因誘引,將一發不可收拾;心中有法,就不會聞聲起舞,即使遭遇無妄之災,也能善解。」
土耳其西部一處煤礦場,十三日發生爆炸,至少造成兩百七十四人死亡。上人提醒眾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物品,是多少人站在危險裏,流汗、流血付出得來。「天地之間有很豐富的資源,假如人心有愛,得到了一點點,便以無限的感恩心回饋;用愛撫慰人間,用虔誠心尊重天地,即能遠離災厄。」
治身病,療心病
「醫療,治癒人身之病;宗教,導正心靈方向。」與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慈濟大學醫學院楊仁宏院長,及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定信教授等訪客談話,上人表示:「唯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人生。」
心靈狀態會影響身體健康。上人談及花蓮慈濟醫院首任院長杜詩綿教授,在擔任臺大醫院副院長時,因罹癌被宣判生命僅剩半年;治療期間,杜教授將醫師袍掛在病房,身體狀況許可就去探視住院病患。花蓮慈院啟業前,上人欲聘任他擔任院長,杜教授說:「師父,您可知我身上有一顆不定時炸彈?(指癌症腫瘤)」
「當時我對他說,每個人都不知無常何時到來,而且我對他有信心,慈濟人也對他有信心。他與太太商量後願意承擔此重任,協助創建花蓮慈院,並且服務了五年才往生。」
陳定信教授認為,上人對杜院長的信任對他的心理很有幫助,「原本不看好的病勢竟能安度五年時間,真的很不簡單。」上人表示,杜院長是很認真的醫師、教授,也是一位生命的勇者。「生命不可思議,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有毅力!」
戒「身癮」,斷「心癮」
參與慈濟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領眾的淨耀法師、明光法師、悟吉法師及智懿法師等四位法師前來拜訪,感謝上人創造因緣,藉由盛大隆重的浴佛典禮,讓海內外大眾認識佛陀、接觸佛教;並且肯定慈濟人合和互協、各司其職成就每年浴佛大典。
感於幾位法師年年支援浴佛彩排及帶領大眾浴佛而不辭辛勞,上人頻頻表達感恩。「導師叮嚀我『為佛教,為眾生』,這句話我永遠記在心裏,但迄今還沒有做到圓滿;所以每年佛誕節,看到這麼多位法師能夠前來統理大眾,內心非常感恩。」
長年致力於監所關懷教化的淨耀法師感嘆,目前青少年吸毒情況嚴重,雖然相關單位用心宣導毒品危害身心,但「身癮」易戒,「心癮」難斷,吸毒者經由勒戒服刑後,出獄再犯的機率非常高;且鑒於社會上負面情緒容易受煽動而蔓延,法師也希望鼓勵民眾透過靜心齋戒、懺悔,帶動善的共業,讓臺灣社會善業增長,人民安居樂業。
上人讚歎法師們用心投入社會公益,以佛法教化人心、關懷社會,也從而感受「眾生共業」的可怕。「天災因人禍而始,人禍則起於人心。期待大家從不同位置發聲,在人心浮動不安之時,合和互協安穩社會人心,真正『為佛教,為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