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至八日 用心就是「知音」

5/7~8《農四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不只聽話音,更要聽「心音」。
無染,心清淨
馬來西亞航空班機失聯之後,馬國及大陸北京慈濟人長時間陪伴、膚慰乘客家屬。有媒體記者詢問志工:「陪伴家屬驟失親人的悲痛情緒,是否也會對自己的心理造成創傷?」
與大陸華北及東北慈濟人談話,上人舉此事例,以「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比喻慈濟人走入苦難人間,施予救助同時,也體會人間疾苦。
「無論人間如何複雜混亂,人間菩薩的心就像蓮花一樣純潔無染,以淤泥池為養分,還能美化、淨化淤泥池。抱著這樣的心態,就不會受苦難哀號或是憤怒吼叫的境界干擾,依然能以誠懇的態度膚慰家屬。」
慈濟人真誠陪伴,隨時供應所需而不擾動家屬心情,成為家屬心靈上的倚靠。上人讚歎:「大家不只是做慈善造福人群,更進一步將法入心,所以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在座志工雖然同在大陸卻相隔遙遠,但因有心學法精進,也能克服地理限制,同聚北京「薰法香」,這分心讓上人非常感動。
「你我距離遙遠,但是道心貼近;大家所聽的不只是話音,更是『心音』,用心就知音、知師父的心。」
「佛陀的肉身雖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入滅,但是佛的法身還在人間,那就是佛法。感恩我們生在此時,可以運用科技觀察天地人間的種種現象,印證佛法。」
凡夫心靈總是在煩惱中不斷繞轉,再合成其他煩惱;佛陀是「宇宙大覺者」,覺悟的心境與宇宙天體會合,智慧覺海無形無限。上人表示:「大家在不同地區做慈濟,心靈有共同的方向,也就是法的方向,要更進一步運用佛法,向內淨化己心、向外淨化人心。」
所做,利眾生
苗栗竹南正值壯年的黃先生,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八年前病況漸趨嚴重,僵硬、疼痛侵襲全身,脊椎、髖關節、膝關節漸漸退化變形,只剩雙手可以動,生活範圍限縮到椅子與床上。
黃先生寫信向政府相關單位求援,經衛福部提報臺北慈濟醫院,安排今年四月初住院治療。因長年病變,黃先生的身體稍微移動就會劇烈疼痛,無法從狹小樓梯出門,於是竹南慈濟人借來吊車協助,將他從三樓家中移出,再送到臺北慈院。
花蓮慈院陳英和名譽院長與臺北慈院骨科曾效祖醫師組成團隊,預計進行三階段手術,目前已進行第一階段的兩側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三天,黃先生即開始做復健。
八日早會,上人感恩醫療志業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為使命,不只守在院內為求診病患細心拔除病苦,也經常與慈善志業合作,主動關懷無法出門看病的病患。
另一則醫療個案陳先生,一次跌倒時被鐵片割傷右腳,導致腳後跟的肌腱斷裂;手術兩次皆不順利,傷口局部化膿,有潰爛臭味。在親友勸說下,陳先生轉往臺北慈院就醫,經骨科王禎麒醫師門診解說,拒絕就醫的心防立刻軟化。經由骨科進行傷口清創、移植器官捐贈者的肌腱,再由整形外科將小腿肌肉補在傷口後,已可恢復九成功能。
上人感恩臺北慈院醫療團隊,以真誠的愛救拔病苦,讓人人身心調和。「醫療用愛救拔病苦,也得到許多人用愛付出。器官捐贈者遺愛人間,醫療團隊以妙手、妙法、妙人醫,成就捐贈者的愛心,也讓受贈者恢復身體健康。人人所想、所做的事都能利益眾生,人間就是最美好的淨土。」
教育,人為本
院校聯席會中,上人開示,醫療人員面對病患,不只要會看病,還要能同理病人心理。「教育重心在『人』,最終目的是栽培人、成就人;必須回歸對『人』的教育,不能偏重科技而忽略『人』。」
上人說明,人道精神要透過教育落實且步步提升,「醫療攸關生死大事,對於人道精神、倫理道德的教育,要做得扎實──師長作典範,由『人』來教育『人』。」
上人期許醫療、教育志業主管們用心帶人,不只要使之能與團隊合心,更要以赤誠之心發心立願,真誠守護志業。
「慈濟志業以誠正信實為本,人人心志單純,絕對不為營利而做,只為了利益眾生。」上人期許同仁們皆能認同慈濟為天下人做天下事的理念,以赤誠之心共同承擔重任,推展「以人為本」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