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7期
2014-12-24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慈善臺灣.大愛園區課輔班
  特別報導
  發現歡喜.美國
  見證人生真善美
  生命的禮物
  人醫之愛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阿板薰法香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7期
  三日至四日 分別「智」,平等「慧」

11-3~4《農閏九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用理智明辨是非,用平等的慈悲智慧,行走人生正道。

醫者之愛,長駐偏鄉

關山慈濟醫院潘永謙院長,長年駐守偏鄉守護生命、參與慈濟人醫會義診,足跡遍及臺東與斯里蘭卡、印尼、大陸四川等地,落實「醫者父母心」;前天獲頒厚生基金會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之「個人奉獻獎」。

早會時間,上人讚歎潘院長秉持行醫初衷,真正發揮醫療使命。「他認為都會區的醫療資源豐富,不缺他一個;東部小鄉鎮很需要醫師,卻少有醫療人員長駐,因此選擇在關山慈院服務;十二年來,將小鎮的鄉親視如家人,親切照護病患。」

潘院長不只守護關山,且時常在假日帶領院內醫師、護理師上山,為部落裏臥床的病患清理身體,換藥、換鼻胃管等;每當天主教聖十字架療養院需要醫療支援,關山慈院都大力支持。

近日醫療志業頻頻獲獎——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獲得新北市第三屆醫療公益獎「特殊貢獻獎」,黃思誠副院長則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臺灣典範醫療獎」;大林慈院賴寧生院長獲頒嘉義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及「嘉義市桃城杏林奉獻獎」;花蓮慈院郭漢崇醫師,則獲得花蓮縣醫師公會第七屆「醫療奉獻獎」。上人欣慰慈濟醫療團隊受肯定。「感恩同仁以團隊之力,在全臺各地照顧貧病,發揮愛的能量,展現人間真、善、美。」

智慧教育,引導正向

「現代社會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讓年輕的心飛揚浮躁;心浮在半空中,心念行為無所依循,人生規則紊亂,很危險!」

與慈濟大學傳播學院師長談話,上人敦囑,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軌道已經鋪展開來,期待師長們善用此環境,引導學生行走人生正軌,接上覺悟的菩提道。

「人心不覺悟,人生就迷糊;迷糊不覺,就會散漫混亂。」上人感嘆現今媒體充斥負面訊息,且不斷放大、渲染,誤導人心,引發不安;期待慈濟教育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莫跟隨喧囂的聲浪起舞。

「『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要用理智明辨是非,讓孩子們清楚道理;用平等的慈悲大愛,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方向。能為孩子做智慧的分析、引導走向正確方向,才是真正的『導師』。」

上人強調,慈濟媒體要報導的是真實人生、無常人間,闡揚醫療之愛、人性光輝,發揮正向教育良能;這也是傳播學院師長們的責任與使命,期許教育志業成為穩定社會的清流,不斷淨化人心、培養出健康飽滿的種子,社會才有希望。

以誠以情,展現人文

南非德本慈濟人為實踐「愛灑非洲」理想,兩年多來不辭路遙,把「心靈財富」帶到史瓦濟蘭;十月八日至十三日第三十三次前往帶動當地志工共修精進,並舉行白米發放及慈善訪視。

四日早會,上人感恩德本志工以「誠」與「情」感動史瓦濟蘭居民,帶動出七百多位本土志工啟發愛心,為同胞付出。

「只要有因緣,無論愛心種子撒播在哪一片土地上,都能萌芽茁壯、成長為菩提樹。感恩南非慈濟人用愛付出,就地凝聚愛的能量,讓人間充滿溫馨。」

臺灣南部登革熱疫情蔓延,為防止蚊蟲滋生,也維護環保志工健康,各地慈濟環保站陸續大掃除並消毒。上人勉眾加強「清淨在源頭」,教育民眾在家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過去做環保是運用『方便法』,現在則要進入『方等時』,施展出『方便力』——對民眾進行『忍痛教育』,用愛宣導、以智慧推動。」

人間若欠缺「誠」與「情」,社會將會冷漠、無情。上人教眾,以虔誠、誠懇的菩薩長情投入人群,關懷苦難、帶動善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