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撰文、攝影‧余自成
土耳其很美麗,有腳踏車、公園和甜點。」眼前的阿布杜拉(Abdullah)來自敘利亞,向我描述他的新家園。
我問他,想回敘利亞嗎?他楞了一下,仰望高窗外的藍天:「不要,那裏的阿兵哥身上揹著槍,媽媽說不能去外面,我們躲在家裏,吃得很少。敘利亞太遠了,而且太多炸彈,我會怕,我不要回去……」當下我很震撼,他才三歲半啊。
阿布杜拉的父親穆漢默德(Muhamad),八個月前從敘利亞霍姆斯(Homs)偷渡來土耳其,沒有居留證,只能打零工維生;太太四個月前帶著兩個兒子前來團圓。
二○一七年六月中旬,三十二位接受慈濟獎學金補助的敘利亞大學生,於齋戒月期間,自發性地發起敘利亞難民特困戶關懷行動,並分組由敘利亞籍的資深志工帶領訪視,其中很多是滿納海中小學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參與。資深志工衛商(Wisam)與我同組行動,由他負責將阿拉伯文翻譯為土耳其文,讓我了解難民的生活處境。
我問阿布杜拉,在敘利亞有朋友嗎?他說沒有,但在土耳其,鄰居約瑟夫常來找他玩。他指著志工背心上的慈濟標誌,說「臺灣」,又比著床上毛毯說:「媽媽說,這些都是臺灣。」這條毛毯是二○一四年十月發放給敘利亞難民,此後就以現值卡取代物資。但他們才剛到土耳其,毛毯哪來的?原來,毛毯的主人已搬離,將它留給敘利亞鄉親,陪伴無數人度過夜晚。
那天是個有陽光的天氣,揹著全套攝影器材,全身是熱的;但走到地下室家訪,溼氣讓人想咳嗽;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願意讓寶貝孩子在這種環境長大。但願來自臺灣慈濟的愛,能溫暖難民孩童的心靈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