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07期
2017-06-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純素生活誌
  親師生‧坦白話
  大地保母‧新北市
  慈善臺灣‧石門
  同個屋簷下
  慈善國際‧宏都拉斯
  慈善國際‧菲律賓
  慈善國際‧印尼
  晶瑩童心‧印尼
  健康百寶箱
  志工人物誌‧臺南
  阿板薰法香
  真情映像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07期
  貧與病 載沈載浮
撰文、相片提供‧鄭茹菁

位於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宏都拉斯,
是中美洲最貧困的國家,
醫院普遍缺乏藥品與設備,
人們飽受貧病交迫,在苦難中載沈載浮,
緊抓住一絲一毫的醫療救助。

位於宏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巴(Tegucigalpa)郊區的蘇雅白(Suyapa)職業學校,一反週日寧靜常態,天未亮就門庭若市。當地傳統主食乾煎薄餅(Castelito de Perra)的小販,或靠牆或沿街叫賣;等候慈濟義診開始的病人,頭頂著大太陽,忍受著飢腸轆轆,用意志力對抗街角飄來油煎薄餅的香氣,這是一個無庸置疑的貧窮國度。

儘管六十九位專業醫護志工密集看診,候診隊伍仍是從下坡一直延伸到上坡,衣衫襤褸的人們捏著手帕、打著傘、揮著扇子堅守住自己的方寸之地,一步步移向半掩的大門;負責核實名單的志工認真查對,兩旁站著荷槍實彈的阿兵哥,如此森嚴,不難想像居民對於醫療的急迫。

天災人禍 缺水缺藥

宏都拉斯長期面臨高額貿易赤字及外債等問題,被列為高負債貧窮國;政府雖曾採行一連串經濟成長措施,但始終擺脫不了貧窮的糾纏。

另一個阻斷宏都拉斯振作的因素是天災人禍不斷。自一九九八年密契颶風(Hurricane Mitch)侵襲造成嚴重災情後,連年風災、水災輪流登陸破壞,幾乎讓宏都拉斯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慈濟志工借用蘇雅白職業學校舉辦義診,本土志工陪同病患進出,或攙扶或抱起前進。

(攝影╲葛濟捨)

宏都拉斯一八二一年獨立至今,多次政變,阮囊羞澀的國庫大多用以支付政變的軍事行動,無暇兼顧民生建設,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時今日,多數鄉村地區尚無「自來水」,百姓家均以各式各樣的容器購水。衛生條件更是落後,蚊蟲與疾病孳生,每年都有登革熱等傳染病發生,二○一六年更有茲卡病毒盛行。

宏都拉斯雖有政府醫療保險,但並非人人能繳交保費,政府於是從就業者的薪資自動扣繳,無業者便無錢可扣了。

一般而言,住在大都市的人可以去公立醫院看病,有保險或無業者不用繳費,沒保險的人要繳三十五美元問診費;但宏國缺藥,以致病人常常拿不到藥,結果是看了醫師卻治不了病。

住在鄉下的人在衛生所看病,同樣無藥可供,只能拿處方簽去藥房買藥;負擔不起高昂藥費的人們,任由白內障拖延到失明,癌症患者在家等候死神的召喚。

二○一五年,震撼全中美洲的宏都拉斯社會保險局高達兩百億美元的藥品貪污案,使生活一天比一天貧窮的人民就醫無藥,長期籠罩在諸多疾病的威脅之中。

醫療服務 愛與關懷

一九九八年密契風災後,慈濟組隊救災,也一直將宏都拉斯列為國際賑災伸援的對象。今年五月,宏都拉斯慈濟聯絡處負責人張鴻才,邀請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執行長葛濟捨、張秉東醫師及志工團隊,商議醫療援助方案。

十餘年來,具有醫師資格的葛濟捨,幾度帶隊前往宏都拉斯,援建大愛屋、義診及發放等,早已對宏都拉斯貧病交加的問題了然於心,此行與本地志工互動、義診,以及評估義診中心的可行性。

在宏都拉斯,生病是一場惡夢,民眾就醫卻無藥可拿,醫療建設缺乏,超過六千名醫師沒有就業機會;排隊等待慈濟義診的人們病容中有愁緒。

五月二十八日義診,宏都拉斯本地志工以創意讓病人的漫長候診時間不留白,宣導蚊蟲傳染病的防疫;醫學院學生志工們將海報穿在身上四處行走,宣導衛生教育;還有營養學團隊為病患逐一解說「如何吃得健康」,遇有糖尿病或食物過敏的病人,還會請進教室做個別輔導。

更貼心的是,為了讓家長安心看病,有一位小丑打扮的女孩在現場照顧小朋友,幫他們在臉上畫彩妝,給孩子們吹氣球、玩遊戲。

平均有兩位志工陪同一位病患進出,或攙扶或抱起前進;雖然窮人因缺水而無法按時洗澡,身上大多帶著汗臭異味,但是志工絲毫不以為意,志工與病人的臉上都散發著幸福的光彩。

校園中的洗手間沒有水,當地人很習慣地將手在衣服上抹一抹;很多地區無水,皮膚科疾病非常普遍。一位老太太有嚴重氣喘,家中兩位小女孩都染上皮膚病,葛濟捨建議他們在雨季後打掃家裏,除去灰塵、保持乾淨,有太陽的時候把棉被搬出去彈一彈、曬一曬,做好萬全準備過冬。

當天一百一十一位專業人士與志工,為九百四十四人次提供醫療服務;義診中也發現五位需要救助的慈善個案,其中一位是十七歲男孩,出生時有嚴重缺陷,膝蓋以下行動不便,每兩年需要更換特殊支架幫助他使用柺杖行走;目前所用的支架已不合用,更換需要四百美金,慈濟人將他列入慈善個案提供補助。

美國慈濟人醫會牙醫師陳恂滿(右二),與志工們為小朋友進行衛教;當天牙科診療共服務一百二十八人。

從上午八時開始的義診,原本下午三點結束,但就醫人數眾多,延遲到晚間六點半才圓滿。

退休急救醫務人員格雷(Glennallan Goryl),密密麻麻地在筆記本寫滿了見聞,他說:「本次義診是我見過,組織性最強、最有效率的;每位志工都知道自己的任務,在複雜的就診環境中發揮『零塞車』的引導功能,在陪伴過程中充分展現愛心。大家為病人提供的不僅是醫療服務,而且是真誠的愛與關懷!」

來自臺灣 守護宏國

慈濟自二○一一年在宏都拉斯展開志工培訓以來,目前受證慈濟委員有四人、培訓委員四十五人、見習委員四百人,多為本地人。

慈濟聯絡處負責人張鴻才是臺灣人,一九八七年被臺電電力技術團派來服務,一九九七年返臺辦理退休後,隨即返回宏都拉斯,一九九八年協助臺商在宏國北部興建福爾摩沙工業區,機械進場準備開工的第二天,就遇到密契颶風!風雨如利刃切得道路肝腸寸斷,損毀百姓家園,也使得張鴻才出師不利,賦閒在家避難。

宏都拉斯與美國慈濟志工,攜手完成慈濟自二○一一年以來在宏國第七次義診。

與他相熟的大使館人員,商請他為慈濟志工帶路勘災、協助到海關取出賑災物資。之後,他專心於事業,在商界嶄露頭角,成為首屆和第二屆的臺商會會長;他的慈濟因緣斷斷續續,腳步雖然緩慢,但是沈穩,行事謹慎的他仔細觀察慈濟,最後終於全盤接受。

宏都拉斯是全球連續數年兇案排名第一的國家,「長時間生活在恐懼之中,很多治安特差的地區,居民出門都要有『有去無回』的準備。」這令張鴻才很不捨。

置身在不同文、不同種的蒼白異鄉,張鴻才住家沒有空調,但有許多故鄉的蔬菜水果種植在空地中,他從未想過搬回去繁華的世界,享受冷暖氣或山珍海味,他知道自己在宏國的使命,捲起袖子、拉高褲管,帶著天生瘦小的宏都拉斯人幹活,從慈善發放、興建大愛屋專案到志工培訓親力親為,為明天尋找出路。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