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睛,新人生
撰文、攝影‧Jamaica Digo 翻譯‧張國雄
艾吉多難以負擔昂貴的白內障手術,
將要失去工作、影響整個家庭的經濟,
以及辜負母親對他的期許……
二○一六年十月,艾吉多‧區尼達(Edgardo Trinidad)上街買了一副眼鏡。即將滿五十四歲的他想著,人到了這個年齡,視力自然會退化。戴上眼鏡後,的確,有一段時間,他又可以正常工作。
但好景不常,幾週後,視力每況愈下。大白天時,他被路上明顯的小土堆絆倒;一伸手,就打翻桌上的玻璃杯;更糟的是,再熟悉不過的工作環境,他必須靠雙手來摸索一切。
艾吉多是馬尼拉一家化妝品公司的倉庫管理員,服務時間達十年,每天可賺五百一十披索(約新臺幣三百零八元)。由於沒有成家,他全心照顧弟弟一家人,這也是他在二○一四年,對因腎臟病過世的母親所許下的承諾。
「好好照顧你弟弟……」母親的叮嚀不時在耳邊響起。儘管視力嚴重衰退,他選擇置之不理,並更加努力工作。
艾吉多的弟弟阿弗雷多(Alfredo),在馬尼拉梅薩車站附近靠賣報紙維生,運氣好時,一天可賺兩百五十披索;艾吉多的弟媳愛蜜莉(Emily)則在村裏以修指甲為業,收入同樣微薄。艾加多每月要付八千披索(約新臺幣四千八百元)房租,還要送姪女上學和繳交帳單,根本沒有生病的權利。
手術費約五個月薪水
日子一天天過去,艾吉多的視力急速惡化,視茫茫的程度,「就像是隔著透明塑膠板來看東西。」他不得不停止閱讀,因為即使鼻尖碰到雜誌,所能辨識的,就只有顏色和形狀;有時把雜誌拿反了,他也渾然不知。
終於,他再也提不起勇氣獨自通勤。二○一七年一月,他向公司提出無限期的無薪假,以尋求解決之道。某家醫院告訴他雙眼罹患白內障,他決定動手術。
|
白內障患者艾吉多(右)手術後張開眼睛,感恩慈濟人醫會醫師史美勝(左)。
|
「我不想失明。現在已經夠慘了,一舉一動都不自在。吃飯時,要用手抓著食物,才能準確放進嘴裏,無法想像完全失明會有多痛苦!」他說。
艾吉多向公司借貸一萬五千披索(約新臺幣九千元)計畫動手術,但不久後,他得知白內障手術,一眼就得花上四萬至六萬披索!不論他和兄弟姊妹如何籌錢,也湊不足這筆龐大的手術費。
艾吉多幾乎要放棄了。直到某天,他遇到一位鄰居,剛接受白內障手術回家,手術是由慈濟基金會免費贊助,他又燃起一線希望。當時慈濟正在梅薩車站為貧戶舉辦眼科義診,於是艾吉多前往求診,並幸運獲得免費醫療的機會。
|
正值壯年的艾吉多,連貼在眼前的雜誌也看不清,更隨時可能失去在倉庫的工作。 |
三月七日,在仙範市(San Juan City)的紅衣主教醫學中心(Cardinal Santos Medical Center),艾吉多接受了右眼白內障手術,執刀的是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菲律賓召集人史美勝(Antonio Say),他運用先進的醫療設備,手術全程不到十分鐘。一週後,史美勝醫師為艾吉多移除左眼白內障,這次也僅花十二分鐘。
「手術後,我能看見醫師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興奮得只想跳起來!」艾吉多談起當時的心情,忍不住激動。「慈濟幫了我大忙,手術前,我覺得眼睛應該是沒救了。」
而今,艾吉多已完全恢復視力,可以閱讀,重新看見這個世界,家人跟他一樣歡喜。
「我好高興,他手術後馬上就看得見我。」弟媳愛蜜莉感恩慈濟,讓艾吉多重見光明。「我們根本付不起手術費,慈濟免費提供手術,對我們太重要了。」
|
重拾光明,艾吉多又能自理生活,更儲存零錢捐助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
阿弗雷多看到哥哥恢復走路的自信,也對慈濟無限感激。「他總算脫離苦海了。每次看到他為病所苦,我們也跟著心痛,畢竟他是我哥哥呀!感謝慈濟利益人群,尤其是幫助那些亟需恢復視力的人。」阿弗雷多說。
艾吉多化感激為行動,每日將零錢存進竹筒撲滿,希望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除了感恩,我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如果慈濟同意,而我的恢復情形良好,我願意當慈濟志工。」艾吉多說。
驟失視力,原本可能使艾吉多的人生天翻地覆。然而只需一個善行,他就可以發揮良能。如今,他正準備啟動善的循環,讓愛的種子持續萌芽、茁壯。
|